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23页 |
1.1.1 姜黄素的简介 | 第13页 |
1.1.2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 | 第13-15页 |
1.1.3 姜黄素增溶技术的研究概述 | 第15-18页 |
1.1.4 药物超微粉体制备技术的概述 | 第18-23页 |
1.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1.3.2 创新点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姜黄素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25-33页 |
2.1 引言 | 第25页 |
2.2 材料与仪器 | 第25页 |
2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25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2.3 试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3.1 姜黄素溶液的配制 | 第25页 |
2.3.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| 第25页 |
2.3.3 色谱条件 | 第25-26页 |
2.3.4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3.5 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26页 |
2.3.6 精密度实验 | 第26页 |
2.3.7 方法回收率 | 第26页 |
2.3.8 加样回收率试验 | 第26页 |
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1页 |
2.4.1 检测波长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2.4.2 色谱条件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2.4.3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的测定 | 第28页 |
2.4.4 姜黄素标准曲线 | 第28-29页 |
2.4.5 精密度实验 | 第29-30页 |
2.4.6 方法回收率 | 第30页 |
2.4.7 加样回收率试验 | 第30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超微粉体 | 第33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3.2 材料与仪器 | 第34页 |
3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34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3.3 试验方法 | 第34-38页 |
3.3.1 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制备方法的考察 | 第34页 |
3.3.2 稳定剂 | 第34-35页 |
3.3.3 稳定剂浓度的选择 | 第35页 |
3.3.4 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的工艺考察 | 第35-36页 |
3.3.5 姜黄素冻干超微粉体的制备工艺考察 | 第36-37页 |
3.3.6 姜黄素超微粉体理化性质研究 | 第37-38页 |
3.4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9页 |
3.4.1 稳定剂浓度的选择结果 | 第38-39页 |
3.4.2 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制备方法的工艺考察结果 | 第39-42页 |
3.4.3 姜黄素超微粉体的冻干工艺考察结果 | 第42-45页 |
3.4.4 姜黄素超微粉体理化性质研究结果 | 第45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反溶剂制备姜黄素超微粉体 | 第51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材料与仪器 | 第51-52页 |
4.2.1 试验材料 | 第51页 |
4.2.2 实验仪器 | 第51-52页 |
4.2.3 实验装置流程 | 第52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52-56页 |
4.3.1 SAS制备微粉过程 | 第52-53页 |
4.3.2 实验因素确定 | 第53-54页 |
4.3.3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54页 |
4.3.4 CUR超微粉体粒径测量 | 第54页 |
4.3.5 CUR超微粉体FT-TR表征 | 第54-55页 |
4.3.6 CUR超微粉体X-射线衍射表征 | 第55页 |
4.3.7 CUR超微粉体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| 第55页 |
4.3.8 CUR超微粉体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3.9 CUR超微粉体的水溶性 | 第56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7页 |
4.4.1 正交试验结果 | 第56-58页 |
4.4.2 正交设计方差分析 | 第58页 |
4.4.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58-61页 |
4.4.4 CUR超微粉体粒径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4.5 CUR超微粉体FT-TR表征 | 第62-63页 |
4.4.6 CUR超微粉体X-射线衍射表征 | 第63-64页 |
4.4.7 CUR超微粉体热重分析 | 第64页 |
4.4.8 CUR超微粉体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4.9 CUR超微粉体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4.10 CUR超微粉体的水溶性 | 第66-6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姜黄素超微粉体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69-75页 |
5.1 引言 | 第69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9-70页 |
5.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69-70页 |
5.2.2 实验仪器 | 第70页 |
5.2.3 细胞株 | 第70页 |
5.3 试验方法 | 第70-72页 |
5.3.1 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70-71页 |
5.3.2 HepG2细胞的体外培养 | 第71页 |
5.3.3 HCT116细胞的体外培养 | 第71-72页 |
5.3.4 姜黄素超微粉体对HepG2、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| 第72页 |
5.4 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4.1 姜黄素超微粉体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| 第72-73页 |
5.4.2 姜黄素超微粉体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| 第73-7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6.1 结论 | 第75-76页 |
6.2 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7页 |
附录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