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景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发展历程及成果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发展历程及成果 | 第15-17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重点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3.1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1.3.2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| 第18-19页 |
1.4 相关仿真工具概述 | 第19-20页 |
1.5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主要工作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交直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控制措施 | 第21-45页 |
2.1 直流输电的发展和工作原理 | 第21-24页 |
2.2 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| 第24-26页 |
2.3 交直混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4 交直混联系统稳控措施原理分析 | 第29-43页 |
2.4.1 等面积法则 | 第29-33页 |
2.4.2 切机切负荷措施 | 第33-34页 |
2.4.3 直流有功功率调制措施 | 第34-4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当前云南电网交直流混联线路故障处理措施分析 | 第45-65页 |
3.1 云南电网交直混联系统概述 | 第45-47页 |
3.2 BPA仿真模型、计算条件和计算准则 | 第47-48页 |
3.3 现有的故障应对措施概述 | 第48-49页 |
3.4 楚穗直流线路直流闭锁故障及现有应对措施分析 | 第49-53页 |
3.4.1 楚穗直流闭锁故障 | 第49-51页 |
3.4.2 切机稳控效果 | 第51-53页 |
3.5 普侨直流线路直流闭锁故障及现有应对措施分析 | 第53-56页 |
3.5.1 普侨直流闭锁故障 | 第53-55页 |
3.5.2 切机稳控效果 | 第55-56页 |
3.6 牛从双回四极直流线路直流闭锁故障及现有应对措施分析 | 第56-62页 |
3.6.1 牛从双回四极直流闭锁故障 | 第56-60页 |
3.6.2 切机稳控效果 | 第60-6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2-65页 |
第四章 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对云南电网交直混联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提升 | 第65-103页 |
4.1 仿真条件和模型概述 | 第65-67页 |
4.2 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对楚穗直流双极闭锁后稳控策略及稳定影响 | 第67-78页 |
4.2.1 切机和直流调制共同作用稳控效果 | 第67-76页 |
4.2.2 小结 | 第76-78页 |
4.3 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对普侨直流双极闭锁后稳控策略及稳定影响 | 第78-89页 |
4.3.1 切机和直流调制共同作用稳控效果 | 第78-87页 |
4.3.2 小结 | 第87-89页 |
4.4 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对牛从直流四极闭锁后稳控策略及稳定影响 | 第89-101页 |
4.4.1 切机和直流调制共同作用稳控效果 | 第89-99页 |
4.4.2 小结 | 第99-10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第五章 稳控系统的初步分析 | 第103-107页 |
5.1 直流有功调制与稳控装置的配合效果及实现方案 | 第103-105页 |
5.2 稳控系统原理分析和简介 | 第105-10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07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5页 |
附录 | 第11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| 第115页 |
参与项目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