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秦楚地玉龙艺术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象述评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| 第12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4.2 研究框架 | 第14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6 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1.6.1 楚地与楚国、楚文化与楚艺术 | 第15页 |
1.6.2 玉龙艺术与龙形玉器 | 第15-17页 |
2 楚地玉龙形制与纹饰的发展演变 | 第17-34页 |
2.1 稚拙古朴——新石器时期的玉龙 | 第17-21页 |
2.1.1 龙的起源 | 第17-18页 |
2.1.2 新石器中晚期石家河玉龙 | 第18-21页 |
2.2 质朴无华——夏商西周时期的玉龙 | 第21-22页 |
2.2.1 夏朝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 | 第21-22页 |
2.2.2 商朝黄陂盘龙城遗址玉蛇 | 第22页 |
2.3 奇诡纹样——春秋时期的玉龙 | 第22-26页 |
2.3.1 楚国龙纹玉器——璧、玦、冲牙 | 第23-25页 |
2.3.2 楚国龙形玉佩——龙形佩 | 第25-26页 |
2.4 多变形制——战国时期的玉龙 | 第26-34页 |
2.4.1 楚国龙纹玉器——璧、珑、璜、珩、觿等 | 第26-29页 |
2.4.2 楚国龙形玉佩——龙形佩 | 第29-32页 |
2.4.3 楚国龙形玉器与中原龙形玉器的异同 | 第32-34页 |
3 先秦楚地玉龙艺术与服装设计 | 第34-43页 |
3.1 楚地玉龙艺术的文化语境 | 第34-39页 |
3.1.1 楚人在玉器中的尊龙情结 | 第34-36页 |
3.1.2 楚人的佩玉之风 | 第36-39页 |
3.2 玉龙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方式 | 第39-40页 |
3.3 从玉龙艺术到对服装设计的情感诉求 | 第40-43页 |
4 楚地玉龙艺术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| 第43-59页 |
4.1 楚地玉龙纹样在服装图案中的创新性 | 第43-46页 |
4.1.1 图案造型的归纳写实表现 | 第43-44页 |
4.1.2 图案造型的分解组合表现 | 第44-46页 |
4.2 楚地玉龙色泽在服装色彩中的创新性 | 第46-48页 |
4.2.1 同形色系的表达 | 第46-47页 |
4.2.2 意象表达 | 第47-48页 |
4.3 楚地玉龙镂雕在服装面料中的创新性 | 第48-49页 |
4.4 楚地玉龙形制在服装造型中的创新性 | 第49-54页 |
4.4.1 整体廓形的应用 | 第49-50页 |
4.4.2 组合廓形的应用 | 第50-52页 |
4.4.3 主要部位的应用 | 第52-54页 |
4.5 楚地玉龙艺术进行案例设计实践 | 第54-59页 |
4.5.1 方案一:居家服装设计表达 | 第54-56页 |
4.5.2 方案二:内衣设计表达 | 第56-59页 |
5 结语 | 第59-61页 |
5.1 结论 | 第59页 |
5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61-65页 |
附录I | 第65-69页 |
附录II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