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动机 | 第10-14页 |
1.1.1 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空前历史机遇 | 第10-11页 |
1.1.2 中医药产业极具竞争优势 | 第11-13页 |
1.1.3 中医药产业发展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创新 | 第15-23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3.4 研究创新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3-32页 |
2.1 医药产业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2.1.1 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1.2 医药产业转移研究 | 第24页 |
2.1.3 医药产业发展博弈理论研究 | 第24-25页 |
2.1.4 医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| 第25-26页 |
2.2 中医药产业研究现状 | 第26-32页 |
2.2.1 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研究 | 第26-27页 |
2.2.2 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战略研究 | 第27-28页 |
2.2.3 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研究 | 第28-29页 |
2.2.4 中医药国际化研究 | 第29-30页 |
2.2.5 中医药产业集群化研究 | 第30页 |
2.2.6 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环境研究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| 第32-52页 |
3.1 系统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1.1 系统概念 | 第32页 |
3.1.2 系统理论 | 第32-33页 |
3.2 区域产业系统 | 第33-36页 |
3.2.1 产业系统研究 | 第33页 |
3.2.2 区域产业系统结构 | 第33-34页 |
3.2.3 系统论发展趋势与区域产业系统特点 | 第34-36页 |
3.3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36-41页 |
3.3.1 可持续发展概念 | 第36-37页 |
3.3.2 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37-39页 |
3.3.3 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 | 第39-41页 |
3.4 产业发展理论 | 第41-50页 |
3.4.1 产业结构理论 | 第41-42页 |
3.4.2 产业关联理论 | 第42-43页 |
3.4.3 产业分工理论 | 第43-44页 |
3.4.4 产业组织理论 | 第44-45页 |
3.4.5 产业空间发展模式理论 | 第45-46页 |
3.4.6 产业竞争力理论 | 第46-47页 |
3.4.7 产业发展定量分析理论 | 第47-49页 |
3.4.8 产业政策理论 | 第49-50页 |
3.5 中医药学相关理论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52-87页 |
4.1 产业与中医药产业 | 第52-61页 |
4.1.1 产业概述 | 第52-55页 |
4.1.2 中医药产业 | 第55-61页 |
4.2 西部中医药产业现状分析 | 第61-82页 |
4.2.1 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| 第61-64页 |
4.2.2 西部中医药产业评价 | 第64-82页 |
4.3 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| 第82-87页 |
4.3.1 西部中医药产业内部影响因素 | 第82-84页 |
4.3.2 西部中医药产业外部影响因素 | 第84-87页 |
第五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与机制研究 | 第87-109页 |
5.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性分析 | 第87-93页 |
5.1.1 西部中医药产业整体性分析 | 第87-89页 |
5.1.2 西部中医药产业开放性分析 | 第89-91页 |
5.1.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要素相关性分析 | 第91页 |
5.1.4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结构有序性分析 | 第91-92页 |
5.1.5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性分析 | 第92-93页 |
5.2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构建 | 第93-104页 |
5.2.1 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的必要性 | 第93-95页 |
5.2.2 构建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的外部条件 | 第95-97页 |
5.2.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重构原则 | 第97-99页 |
5.2.4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重构 | 第99-104页 |
5.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运行机制 | 第104-109页 |
5.3.1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信息反馈机制 | 第104-105页 |
5.3.2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鲁棒机制 | 第105-106页 |
5.3.3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自适应机制 | 第106-107页 |
5.3.4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自我调节机制 | 第107-108页 |
5.3.5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自催化机制 | 第108页 |
5.3.6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自我发展机制 | 第108-109页 |
第六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| 第109-149页 |
6.1 动力投入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| 第109-118页 |
6.1.1 C-D 生产函数 | 第109-110页 |
6.1.2 建立西部中医药产业经济增长计量模型 | 第110-111页 |
6.1.3 模型参数估计 | 第111-118页 |
6.2 研发创新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| 第118-129页 |
6.2.1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| 第118-119页 |
6.2.2 西部中医药产业影响因子分析 | 第119-126页 |
6.2.3 西部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| 第126-128页 |
6.2.4 聚类分析结果及分析 | 第128-129页 |
6.2.5 结论与建议 | 第129页 |
6.3 政策支撑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| 第129-137页 |
6.3.1 产业政策与产业转移 | 第129-130页 |
6.3.2 中医药产业区际转移演化博弈理论分析 | 第130-134页 |
6.3.3 西部医药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| 第134-136页 |
6.3.4 西部地区承接中医药产业转移对策 | 第136-137页 |
6.4 循环交换系统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| 第137-149页 |
6.4.1 超边际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138-139页 |
6.4.2 对外开放、专业化分工与产业发展超边际理论分析 | 第139-143页 |
6.4.3 对外开放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| 第143-145页 |
6.4.4 医药制造业对外开放度与利润额相关性分析 | 第145-146页 |
6.4.5 医药制造业对外开放度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性分析 | 第146页 |
6.4.6 对外开放与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| 第146-149页 |
第七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149-179页 |
7.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| 第149-152页 |
7.1.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阶段 | 第149-150页 |
7.1.2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路径 | 第150-151页 |
7.1.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定位 | 第151-152页 |
7.2 资源对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带动作用 | 第152-161页 |
7.2.1 地缘优势带动中医药产业 | 第152-156页 |
7.2.2 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集群 | 第156-157页 |
7.2.3 文化优势引领产业发展 | 第157-161页 |
7.3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功能提升 | 第161-169页 |
7.3.1 提高各子系统发展能力 | 第161-162页 |
7.3.2 以价值链重塑中医药产业系统产业链 | 第162-164页 |
7.3.3 发挥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协同效应 | 第164-166页 |
7.3.4 以商业模式创新加速中医药产业系统升级 | 第166-169页 |
7.4 促进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开放 | 第169-172页 |
7.4.1 内部生成开放型结构 | 第169页 |
7.4.2 开放中医药产业各子系统 | 第169-170页 |
7.4.3 扩大系统与外部环境开放 | 第170-172页 |
7.5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| 第172-179页 |
7.5.1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基本发展模式选择 | 第172-174页 |
7.5.2 构建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| 第174-179页 |
第八章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 | 第179-194页 |
8.1 强化西部中医药产业动力投入系统 | 第179-180页 |
8.1.1 改进中医药原材料供应能力和可持续性 | 第179-180页 |
8.1.2 保障中医药人力资源充裕 | 第180页 |
8.1.3 提升产业资金吸纳能力 | 第180页 |
8.2 提升西部中医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 | 第180-185页 |
8.2.1 提升中医药产品创新能力 | 第181-183页 |
8.2.2 推动西部中医药市场创新 | 第183-184页 |
8.2.3 以文化创意实现中医药产品营销创新 | 第184页 |
8.2.4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| 第184-185页 |
8.2.5 创新西部中医药产业管理体制 | 第185页 |
8.3 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政策支撑系统 | 第185-193页 |
8.3.1 完善西部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| 第185-192页 |
8.3.2 促进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支持政策有效整合 | 第192页 |
8.3.3 增强政府执行能力,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| 第192-193页 |
8.4 改进西部中医药产业循环交换系统 | 第193-194页 |
8.4.1 改进西部中医药产业营销体系 | 第193页 |
8.4.2 提高中医药产业物流水平 | 第193页 |
8.4.3 打造中医药信息服务平台 | 第193-194页 |
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94-199页 |
9.1 研究结论 | 第194-196页 |
9.1.1 西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与制约要素并存 | 第194-195页 |
9.1.2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发展尚未达到可持续 | 第195页 |
9.1.3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化重构 | 第195页 |
9.1.4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应扬长补短 | 第195-196页 |
9.1.5 西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需选择合理路径与模式 | 第196页 |
9.1.6 西部中医药产业系统应抓住机遇加大开放 | 第196页 |
9.1.7 西部中医药产业政策支撑是可持续重要条件 | 第196页 |
9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196-199页 |
9.2.1 研究不足 | 第196-197页 |
9.2.2 未来展望 | 第197-1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9-209页 |
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209-210页 |
致谢 | 第2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