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

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优化

作者简介第2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目录第11-14页
縮略词第14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第17-20页
    1.2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起源和研究现状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起源及发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2-28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结构安排第28-31页
第二章 基于OFDMA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联合子载波和功率分配第31-4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1-32页
    2.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系统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问题描述第33-35页
    2.3 中心式的贪婪算法第35-38页
    2.4 分布式的启发式算法第38-40页
    2.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2.6 结论第43-45页
第三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具有QoS保障的联合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第45-7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5-47页
    3.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第47-48页
    3.3 发送端已知全部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第48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问题建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给定用户调度结果时的功率分配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联合启发式用户调度和功率分配算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8-63页
    3.4 发送端已知部分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资源分配第63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用户中断概率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DAU选择策略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问题建模及松弛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基于用户接纳控制和连续凸近似的联合波束赋形算法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2-7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四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对时间异步具有鲁棒性的联合波束赋形第79-10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9-81页
    4.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时间异步接收信号模型第81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系统回程负荷最小化问题建模第86-87页
    4.3 对时间异步具有鲁棒性的联合波束赋形第87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用户接收信干噪比下界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优化问题的松弛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联合波束赋形算法第92-94页
    4.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94-10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第五章 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具有能效最大化的联合天线调度和波束赋形第103-12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3-104页
    5.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系统模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问题建模第105-106页
    5.3 能效最大化的联合资源分配第106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等效问题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连续凸近似的波束赋形算法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能效最大化问题求解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算法的收敛性和复杂度分析第113-114页
    5.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114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仿真场景和参数设置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算法的收敛性能分析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同算法的性能比较第116-11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18-125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5-131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25-127页
    6.2 后续工作展望第127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43页
致谢第143-145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5-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分子油脂凝胶微观结构衍变与宏观性能变化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固—液两相润滑流体点接触热弹流润滑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