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传统媒体的转型需求 | 第9页 |
1.1.2 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发展思维 | 第9-10页 |
1.1.3 微信的快速发展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5页 |
1.3.1 传统媒体使用微信公众号的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策略 | 第12-13页 |
1.3.3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| 第13-14页 |
1.3.4 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 | 第14页 |
1.3.5 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文献分析法 | 第15页 |
1.4.2 内容分析法 | 第15页 |
1.4.3 案例研究法 | 第15-16页 |
1.5 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5.1 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| 第16页 |
1.5.2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 | 第17-23页 |
2.1 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1.1 微信的发展历程 | 第17页 |
2.1.2 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2 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现状 | 第18-21页 |
2.2.1 开通情况 | 第18-19页 |
2.2.2 分类形式 | 第19页 |
2.2.3 传播特点 | 第19-21页 |
2.3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3.1 《中国教育报》概述 | 第21页 |
2.3.2 《中国教育报》转型之需 | 第21页 |
2.3.3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开通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4 微信公众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概念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社会效益分析 | 第23-37页 |
3.1 社会效益的概念及特点 | 第23页 |
3.2 《中国教育报》公众号社会效益的考察评价指标设计 | 第23-25页 |
3.2.1 出版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 | 第24页 |
3.2.2 出版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| 第24页 |
3.2.3 出版服务水平 | 第24-25页 |
3.3 对公众号满足读者需要程度的评价 | 第25-29页 |
3.3.1 对公众号发文类型的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3.2 对公众号排版设计和发文形式的分析 | 第27页 |
3.3.3 对公众号文章的微信传播力度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4 公众号对出版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的评价 | 第29-33页 |
3.4.1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来源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.2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标题设计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4.3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竞争推广策略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5 对公众号出版服务水平的评价 | 第33-37页 |
3.5.1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发文数量分析 | 第33页 |
3.5.2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消息的推送时间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5.3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拓展服务功能的分析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1 经济效益的概念 | 第37页 |
4.2 《中国教育报》公众号经济效益的考察评价指标设计 | 第37-39页 |
4.2.1 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内容产生的价值收益 | 第38页 |
4.2.2 公众号延伸产品及服务获得的经济收益 | 第38页 |
4.2.3 公众号产品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的劳动成本 | 第38-39页 |
4.3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经济效益的评价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《中国教育报》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建议 | 第41-49页 |
5.1 把好公众号的内容质量关 | 第41-44页 |
5.1.1 优化栏目设置 | 第41-42页 |
5.1.2 重视标题设计 | 第42-43页 |
5.1.3 增加原创内容 | 第43-44页 |
5.2 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| 第44-47页 |
5.2.1 巧用回复功能,提供检索服务 | 第44-45页 |
5.2.2 创新互动形式,增强用户粘性 | 第45-47页 |
5.3 提高微信公众号的知名度 | 第47页 |
5.3.1 借助其他平台进行品牌推广 | 第47页 |
5.3.2 开展线下活动吸引用户关注 | 第47页 |
5.4 强化营销观念 | 第47-48页 |
5.5 加强团队建设,提高劳动生产率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