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铸钢节点国外的工程应用与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铸钢节点国内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钢管节点抗火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2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| 第18-35页 |
2.1 概述 | 第18页 |
2.2 节点模型设计 | 第18-20页 |
2.3 材料的高温性能 | 第20-23页 |
2.3.1 材料的热工性能 | 第20-21页 |
2.3.2 材料的力学性能 | 第21-23页 |
2.4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3-30页 |
2.4.1 热-力耦合分析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4.2 荷载与边界条件 | 第25-29页 |
2.4.3 单元划分 | 第29-30页 |
2.5 有限元模型验证 | 第30-34页 |
2.5.1 相关试验介绍 | 第30-32页 |
2.5.2 分析结果对比 | 第32-34页 |
2.6 小结 | 第34-35页 |
3 树状三分叉型铸钢节点抗火性能分析 | 第35-64页 |
3.1 概述 | 第35页 |
3.2 铸钢节点抗火性能影响因素 | 第35-37页 |
3.3 轴力作用下树状节点抗火性能分析 | 第37-48页 |
3.3.1 典型节点抗火性能分析结果 | 第37-39页 |
3.3.2 节点破坏准则 | 第39-40页 |
3.3.3 参数β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3.4 参数θ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3.5 参数γ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3.6 倒角半径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3.3.7 轴力比n_a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4 弯矩作用下树状节点的抗火性能分析 | 第48-55页 |
3.4.1 典型节点的抗火性能分析结果 | 第48-50页 |
3.4.2 几何参数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3.4.3 弯矩比n_b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3.5 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树状节点的抗火性能分析 | 第55-62页 |
3.5.1 典型节点的抗火性能分析结果 | 第55-57页 |
3.5.2 几何参数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3.5.3 轴力比与弯矩比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3.6 小结 | 第62-64页 |
4 X型铸钢节点抗火性能分析 | 第64-86页 |
4.1 概述 | 第64-67页 |
4.1.1 X型铸钢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64-66页 |
4.1.2 X型铸钢节点火灾下破坏准则及临界温度的定义 | 第66-67页 |
4.2 平面内弯矩作用下X型节点的抗火性能分析 | 第67-76页 |
4.2.1 典型节点抗火性能分析结果 | 第67-69页 |
4.2.2 参数θ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4.2.3 参数γ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4.2.4 参数τ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2.5 外部荷载的影响 | 第72-76页 |
4.3 平面外弯矩作用下X型节点抗火性能 | 第76-84页 |
4.3.1 典型节点分析结果 | 第76-78页 |
4.3.2 几何参数的影响 | 第78-81页 |
4.3.3 外部荷载的影响 | 第81-84页 |
4.4 小结 | 第84-86页 |
5 铸钢节点抗火性能实用公式及工程设计建议 | 第86-95页 |
5.1 引言 | 第86页 |
5.2 铸钢节点抗火性能研究结果 | 第86-88页 |
5.3 铸钢节点临界温度及耐火时间计算公式 | 第88-92页 |
5.3.1 临界温度与耐火时间的计算公式 | 第88-90页 |
5.3.2 计算公式的验证 | 第90-92页 |
5.4 铸钢节点抗火设计建议 | 第92-94页 |
5.5 小结 | 第94-9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8页 |
6.1 结论 | 第95-96页 |
6.2 展望 | 第96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4页 |
获奖情况 | 第104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