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2 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2.1 扩频系统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其他应用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章节安排 | 第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研究 | 第16-45页 |
2.1 PKE系统简介 | 第16-17页 |
2.1.1 低频通信部分 | 第16页 |
2.1.2 高频通信部分 | 第16-17页 |
2.2 KEELOQ简介 | 第17-21页 |
2.2.1 编码部分 | 第17-19页 |
2.2.2 解码部分 | 第19-21页 |
2.3 扩频通信技术理论基础 | 第21-44页 |
2.3.1 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2.3.2 扩频通信系统的分类 | 第23-27页 |
2.3.3 信道编码理论 | 第27-33页 |
2.3.4 伪随机码 | 第33-36页 |
2.3.5 FSK调制和解调 | 第36-38页 |
2.3.6 频率跳变系统的数学原理模型 | 第38-42页 |
2.3.7 频率跳变系统的频谱结构 | 第42-4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射频集成电路CC1101Q1简介 | 第45-54页 |
3.1 集成电路性能简介 | 第45页 |
3.2 通信计算 | 第45-46页 |
3.3 IC管脚接口 | 第46-48页 |
3.4 功能配置 | 第48-53页 |
3.4.1 功能简介 | 第48页 |
3.4.2 SPI配置 | 第48-50页 |
3.4.3 芯片状态字节 | 第50页 |
3.4.4 接收机同步 | 第50-51页 |
3.4.5 数据白化 | 第51页 |
3.4.6 前向纠错 | 第51-52页 |
3.4.7 频移键控 | 第52页 |
3.4.8 跳频和多信道通信 | 第52-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主处理器简介 | 第54-58页 |
4.1 主处理器(DSPIC33EP系列DSC)性能简介 | 第55-57页 |
4.2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基于PKE平台的扩频系统无线电终端设计 | 第58-71页 |
5.1 DSC部分原理图 | 第58-59页 |
5.2 EEPROM原理图 | 第59-60页 |
5.3 低功耗电路设计及说明 | 第60-62页 |
5.4 功能说明及软件报文 | 第62-64页 |
5.5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 (RSSI) | 第64-67页 |
5.6 滚动码编码 | 第67-68页 |
5.7 高频发送 | 第68-70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基于PKE平台的扩频系统无线电基站设计 | 第71-85页 |
6.1 电源部分原理图及说明 | 第71-72页 |
6.2 DSC原理图及说明 | 第72-73页 |
6.3 LCD接口原理图及说明 | 第73页 |
6.4 EEPROM原理图 | 第73-74页 |
6.5 LIN收发器原理图及说明 | 第74-75页 |
6.6 低频发送器原理图及说明 | 第75页 |
6.7 低频发送器报文及数据格式 | 第75-76页 |
6.8 高频接收器 | 第76-82页 |
6.8.1 跳频系统的同步 | 第77-82页 |
6.8.2 跳频系统的解跳和解调 | 第82页 |
6.9 信道译码 | 第82-83页 |
6.10 滚动码解码 | 第83-84页 |
6.11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七章全文总结及技术展望 | 第85-87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85页 |
7.2 技术展望 | 第85-86页 |
7.3 主要使用软件及开发工具 | 第86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88页 |
略缩语表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90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