鄞州银行的村镇银行战略研究
1 绪论 | 第7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| 第8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评价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3.1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鄞州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外部环境 | 第16-25页 |
2.1 宏观环境分析 | 第16-19页 |
2.1.1 政府政策支持发展 | 第16-17页 |
2.1.2 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| 第17-18页 |
2.1.3 社会认知尚不清晰 | 第18页 |
2.1.4 科技发展提供保障 | 第18-19页 |
2.2 行业环境分析 | 第19-22页 |
2.2.1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 | 第19页 |
2.2.2 购买者议价能力较低 | 第19-20页 |
2.2.3 新进入者威胁逐渐加大 | 第20页 |
2.2.4 替代品威胁较小 | 第20-21页 |
2.2.5 同业竞争逐渐加剧 | 第21-22页 |
2.3 竞争者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3.1 农业发展银行 | 第22-23页 |
2.3.2 邮政储蓄银行 | 第23页 |
2.3.3 中国农业银行 | 第23-24页 |
2.3.4 农村信用社 | 第24页 |
2.3.5 其他村镇银行 | 第24-25页 |
3 鄞州银行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| 第25-34页 |
3.1 发起村镇银行现状 | 第25-28页 |
3.1.1 村镇银行分布与规模 | 第25-26页 |
3.1.2 经营管理现状 | 第26页 |
3.1.3 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6-28页 |
3.2 资源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2.1 有形资源分析 | 第29页 |
3.2.2 无形资源分析 | 第29页 |
3.2.3 人力资源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 能力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3.1 风险管理能力 | 第30-31页 |
3.3.2 盈利能力 | 第31-32页 |
3.3.3 创新能力 | 第32-34页 |
4 鄞州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战略选择 | 第34-42页 |
4.1 战略目标 | 第34-35页 |
4.1.1 获得资本回报 | 第34页 |
4.1.2 提高自身竞争力 | 第34页 |
4.1.3 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| 第34页 |
4.1.4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| 第34-35页 |
4.2 战略选择的相关依据 | 第35-38页 |
4.2.1 优势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2 劣势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2.3 机会分析 | 第37页 |
4.2.4 威胁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 战略选择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3.1 建立SWOT分析矩阵 | 第38页 |
4.3.2 发挥内部优势,利用外部机会 | 第38-39页 |
4.3.3 发挥内部优势,抵御外部威胁 | 第39页 |
4.3.4 减少内部劣势,抓住外部机遇 | 第39页 |
4.3.5 克服内部劣势,规避外部威胁 | 第39-40页 |
4.3.6 战略选择 | 第40-42页 |
5 鄞州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战略实施 | 第42-47页 |
5.1 健全村镇银行管理体系 | 第42-43页 |
5.1.1 完善组织架构 | 第42页 |
5.1.2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 | 第42-43页 |
5.1.3 强化管理机制建设 | 第43页 |
5.2 优化村镇银行网点布局 | 第43-44页 |
5.2.1 科学设立物理网点 | 第43页 |
5.2.2 创建便民金融服务体系 | 第43-44页 |
5.2.3 拓宽电子银行渠道 | 第44页 |
5.3 加快村镇银行业务拓展 | 第44-45页 |
5.3.1 明确市场定位 | 第44页 |
5.3.2 创新金融产品 | 第44-45页 |
5.3.3 提升客户管理 | 第45页 |
5.4 加强村镇银行风险管控 | 第45-47页 |
5.4.1 信用风险 | 第45页 |
5.4.2 流动性风险 | 第45-46页 |
5.4.3 操作风险 | 第46页 |
5.4.4 资本管理 | 第46-4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7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8 致谢 | 第50-51页 |
论文摘要 | 第51-52页 |
Abstract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