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隧道安全与事故论文

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及安全疏散设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1.2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-15页
第二章 隧道火灾安全逃生条件第15-25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5页
    2.2 高温下的人员安全逃生条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高温对人体危害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温失能模型第16页
    2.3 有害气体下的人员安全逃生条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毒气对人员逃生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FED 死亡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2.4 火灾时隧道内的人员逃生风险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生命值、伤害值、风险值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高温作用下逃生风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CO 作用下的逃生风险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隧道火灾时的逃生风险第20-21页
    2.5 公路隧道火灾时人员逃生过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人员疏散时间 RSET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人员疏散行动时间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人员在通道内的步行时间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人员通过疏散口的时间第22-2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和烟雾场研究第25-38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数值模拟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火灾热释放率曲线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拟工况第27页
    3.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入口风速为 0m/s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入口风速为 2.5m/s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入口风速为 3.0m/s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入口风速为 3.5m/s第34-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四章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安全分析第38-62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38页
    4.2 通风失效下的人员安全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距离火源 10m 处人员安全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距离火源 50m 处人员安全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距离火源 100m 处人员安全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4.3 向火源下游逃生安全分析第44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入口风速 v=0m/s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入口风速 v=2.5m/s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入口风速 v=3.0m/s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入口风速 v=3.5m/s第51-54页
    4.4 火源上游 10M 处的回流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入口风速 v=2.5m/s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入口风速 v=3.0m/s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入口风速 v=3.5m/s第58-6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第五章 公路隧道安全疏散设施的参数设置第62-75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62页
    5.2 国内外长大隧道疏散方案实例第62-64页
    5.3 公路隧道安全疏散设施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公路隧道安全疏散设施分类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公路隧道安全疏散设施对比第65页
    5.4 公路隧道隧道火灾场景设定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公路隧道隧道火灾场景设定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人员疏散荷载确定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公路隧道疏散口阻塞的形成第68-69页
    5.5 公路隧道疏散风险计算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q_e 20人/min、 d 60m 时的疏散风险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疏散口q e为 20 人/min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疏散口为 30 人/min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疏散口为 40 人/min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疏散口为 50 人/min第73页
    5.6 公路隧道安全疏散设施参数设定第73-74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75-7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5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三相复合导电混凝土用于道路及桥面融雪化冰的研究
下一篇:提高旧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