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--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2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全文框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本文特色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第16-17页
2 文献回顾第17-20页
    2.1 电子商务相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电子商务审计相关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文献述评第19-20页
3 理论基础第20-24页
    3.1 电子商务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3.2 审计理论第21-24页
4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概述第24-32页
    4.1 电商企业与传统企业区别第24-27页
    4.2 电子商务对审计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子商务对审计环境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电子商务对审计目标和技术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子商务对审计对象和内容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4.3 电子商务对审计风险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电子商务对重大错报风险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电子商务对检查风险影响第31-32页
5 阿里巴巴集团案例分析第32-47页
    5.1 案例整体框架第32-33页
    5.2 公司概况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公司发展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收入构成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内部控制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 5.3 重大错报风险因素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经营状况产生风险较高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电商审计固有风险较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内部控制有关风险明显第41-44页
    5.4 检查风险因素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电商企业跨国监管易产生风险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电商审计对注会能力要求更高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电商平台函证程序不容易实施第46-47页
6 电商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第47-54页
    6.1 重大错报风险成因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经营状况导致审计风险原因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电商审计固有风险形成原因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电商审计内控风险形成原因第50-51页
    6.2 检查风险成因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国内电商审计准则不明确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电商审计人才数量缺乏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电商审计证据实效性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电商平台存在着特殊性第53-54页
7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第54-60页
    7.1 电商企业经营风险评估相关建议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根据电商经营方式确定风险评估侧重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关注电商企业税收制度的应对决策第55页
    7.2 电商经营固有风险评估相关建议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评估电子商务系统规范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评价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性第55-56页
    7.3 电商企业内控风险评估相关建议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评价电商信用审核制度有效性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关注电商企业内部员工制度合理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了解企业对线上交易问题的处理机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核查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可靠性第57页
    7.4 提高注册会计师检查风险应对能力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加强审计师电商审计专业能力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加速审计电子化进程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第58-60页
8 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3页
作者简历第63-65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营改增”对金融业上市公司的税负影响研究
下一篇:审计质量、会计稳健性与权益资本成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