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旧住宅结构性能研究概况 | 第12-20页 |
1.2.1 研究对象与内容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概况 | 第15-19页 |
1.2.3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 | 第22-28页 |
2.1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2.2 本课题研究方法概述 | 第24-28页 |
第三章 山西省旧住宅结构性能问题研究 | 第28-45页 |
3.1 旧住宅的现状 | 第28-32页 |
3.2 旧住宅结构性能问题总结 | 第32-42页 |
3.2.1 技术性方面问题 | 第33-39页 |
3.2.2 经济性方面问题 | 第39-40页 |
3.2.3 社会性方面问题 | 第40-42页 |
3.3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研究 | 第45-91页 |
4.1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5-59页 |
4.2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59-83页 |
4.2.1 权重确定的依据与方法 | 第59-60页 |
4.2.2 技术性各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60-75页 |
4.2.3 经济性各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75-80页 |
4.2.4 社会性各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80-81页 |
4.2.5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| 第81-83页 |
4.3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方法——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83-91页 |
第五章 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在实践中的应用 | 第91-117页 |
5.1 实证项目介绍 | 第91-97页 |
5.2 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与结果 | 第97-11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7-119页 |
6.1 结论 | 第117页 |
6.2 展望 | 第117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21页 |
附录一:旧住宅结构性能调查问卷 | 第121-123页 |
附录二:旧住宅结构性能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两两比较问卷 | 第123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