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各类型航空器论文--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

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辨识建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、意义及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的技术现状分析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工作和安排第17-18页
第二章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理论建模第18-29页
    2.1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及控制方式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方式第18-20页
    2.2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建模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坐标系建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机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旋翼的驱动电机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2.3 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第24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模型物理参量的确定第29-43页
    3.1 物理参数的测量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质量的测量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重心的测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转动惯量的测量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驱动旋翼电机模型参量确定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旋翼拉力建模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旋翼扭矩建模第40-41页
    3.2 输出为角速度的传递函数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飞行辨识实验设计研究第43-57页
    4.1 系统辨识基础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系统辨识的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ARX 模型建模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4.2 飞行试验的输入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4.3 输出量的选择及其精度的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 4.4 采样频率的选择第49-50页
    4.5 数据长度选择的选择第50页
    4.6 数据的预处理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数据的归一化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关于野值的处理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实验数据加密与采样时刻校正第53页
    4.7 传感器安装位置校正第53页
    4.8 数据的低通数字滤波第53-56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 四旋翼飞行器飞行试验及模型的辨识第57-66页
    5.1 飞行试验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扫频技术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方案第58-60页
    5.2 三个通道输入输出数据及辨识结果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滚转方向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俯仰方向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偏航方向第62-63页
    5.3 辨识模型的时域验证第63-6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-67页
    6.1 本文工作总结第66页
    6.2 本文工作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UMAC的自动钻铆机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
下一篇: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