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--城市经济管理论文

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机制与完善对策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9-10页
1 我国公积金简介第10-14页
    1.1 公积金的内在含义与其相应职能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建立公积金的原因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涵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我国公积金制度的社会作用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定功能第10页
    1.2 住房公积金相关体系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住房公积金的决策机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机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与代理体系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公积金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以及发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公积金制度的最初建立与发展期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公积金制度的规范发展期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公积金制度成立后所取得的成绩第12-14页
2 现行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与运行方式第14-34页
    2.1 公积金的具体缴存事宜与相关运作方式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与使用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住房公积金的增值与收益分配第22页
    2.2 住房公积金的贷款管理与应用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积金贷款的相关事宜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积金个人贷款的种类与相关材料第24-27页
    2.3 公积金贷款的相关风险及应对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信用、法规与社会生态风险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抵押资产的不保值和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系统性与流动性风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违规行政干预及操作风险第28页
    2.4 住房公积金的财务管理与相关指标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住房公积金的财务管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相关财务报告及指标事宜第29-31页
    2.5 相关的监管法律建设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外部及其他的相关监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方式和手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相关法规的建设与完善第32-34页
3 国际上主要的当代住房金融体系模式第34-42页
    3.1 国际住房金融的融资模式与借鉴第34-36页
    3.2 住房金融融资模式的市场化细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一级市场融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二级市场融资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公共住房金融工具第37页
    3.4 各国公共住房金融模式的简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政府引导模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政府财政主导型模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专营机构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合同住房储蓄模式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公私混合模式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政府强制住房储蓄模式第38页
    3.5 典型国家公共住房金融制度介绍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德国合同住房储蓄银行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法国住房储蓄计划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日本住宅金融金库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韩国国民住宅基金第40-42页
4 住房公积金制度现存的瑕疵及完善对策第42-49页
    4.1 社会与经济的变革对公积金制度产生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直接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间接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4.2 住房公积金制度现存瑕疵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问题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第44-45页
    4.3 公积金制度在宏观层面的完善与配套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立公积金的目标的准确定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公积金制度完善的具体相关办法第45-46页
    4.4 公积金制度在微观层面的相关改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公司化治理观念的加强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科学构架管理中心的人事管理与激励、约束机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设计由银行代理制向银行依托制的彻底转型第47页
    4.5 公积金新投资渠道的选择第47-49页
结论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融支持我国低碳产业技术效率的研究
下一篇:AHP评价法在市政工程项目招标评标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