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堆焊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堆焊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2.2 堆焊材料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3 过共晶 Fe-Cr-C 合金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1 Fe-Cr-C 合金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过共晶 Fe-Cr-C 合金的应用 | 第14页 |
1.3.3 过共晶 Fe-Cr-C 合金的制备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 影响过共晶 Fe-Cr-C 合金耐磨性的因素 | 第16-18页 |
1.4.1 碳化物对过共晶 Fe-Cr-C 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4.2 基体组织对过共晶 Fe-Cr-C 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4.3 焊接工艺对过共晶 Fe-Cr-C 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| 第18页 |
1.5 稀土在 Fe-Cr-C 合金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2.1 药芯焊丝制备 | 第22页 |
2.2.2 合金制备 | 第22-24页 |
2.2.3 合金组织观察 | 第24-25页 |
2.2.4 合金性能评价 | 第25-26页 |
2.3 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3.1 相析出规律计算 | 第26-27页 |
2.3.2 二维错配度计算 | 第27页 |
2.3.3 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过共晶 Fe-Cr-C 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 | 第28-58页 |
3.1 Y_2O_3对过共晶 Fe-Cr-C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| 第28-35页 |
3.1.1 堆焊合金的金相组织观察 | 第28-32页 |
3.1.2 堆焊合金的 XRD 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1.3 堆焊合金的 SEM 观察 | 第33-35页 |
3.2 Y_2O_3对过共晶 Fe-Cr-C 熔炼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3.2.1 熔炼合金的金相组织观察 | 第35-37页 |
3.2.2 熔炼合金的 XRD 分析 | 第37页 |
3.2.3 熔炼合金的 SEM 观察 | 第37-39页 |
3.3 Y_2O_3对过共晶 Fe-Cr-C 合金 M_7C_3的细化机制 | 第39-48页 |
3.3.1 过共晶 Fe-Cr-C 合金的相析出规律 | 第39-42页 |
3.3.2 Y_2O_3与 Cr_7C_3的二维点阵错配度计算 | 第42-44页 |
3.3.3 Y_2O_3与 Cr_7C_3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44-48页 |
3.4 热处理对含纳米 Y_2O_3过共晶 Fe-Cr-C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影响 | 第48-51页 |
3.5 M_7C_3碳化物微结构分析 | 第51-56页 |
3.5.1 M_7C_3碳化物的透射电镜观察 | 第51-53页 |
3.5.2 M_7C_3碳化物的生长特点 | 第53-5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4章 过共晶 Fe-Cr-C 合金的耐磨性分析 | 第58-74页 |
4.1 碳化物大小对过共晶 Fe-Cr-C 堆焊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| 第58-69页 |
4.1.1 Y_2O_3加入量对堆焊合金硬度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4.1.2 Y_2O_3加入量对堆焊合金抗压强度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1.3 Y_2O_3加入量对双金属复合堆焊合金冲击韧性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1.4 Y_2O_3加入量对堆焊合金单向摩擦磨损的影响 | 第62-65页 |
4.1.5 Y_2O_3加入量对堆焊合金往复摩擦磨损的影响 | 第65-69页 |
4.2 基体类型对过共晶 Fe-Cr-C 堆焊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| 第69-73页 |
4.2.1 不同基体组织对堆焊合金硬度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4.2.2 不同基体组织对堆焊合金干带摩擦磨损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