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6-12页 |
第一节“民俗”含义与范围的界定 | 第6-7页 |
1.1 民俗的定义 | 第6-7页 |
1.2 民俗的范围 | 第7页 |
第二节 学界对“临川四梦”民俗角度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2.1 有关“四梦”民俗素材的研究 | 第7-9页 |
2.2 “四梦”的民间传播研究与接受 | 第9-10页 |
2.3 “四梦”折子戏的民俗内涵研究 | 第10页 |
第三节 本文文章结构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“临川四梦”的民间母题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《紫钗记》对“状元负心”传说的继承与提炼 | 第12-14页 |
第二节 《牡丹亭》与民间还魂爱情母题 | 第14-17页 |
第三节 “二梦”的梦幻故事 | 第17-21页 |
第三章 临川四梦中的岁时节令 | 第21-38页 |
第一节 寒食与《折柳阳关》 | 第21-24页 |
1.1 中国古代寒食节小考 | 第21-23页 |
1.2 《折柳阳关》中的寒食送别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《堕钗灯影》:上元观灯与花灯倩影 | 第24-27页 |
2.1 中国古代上元节 | 第25-26页 |
2.2 上元节与霍、李爱情的升华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《牡丹亭·劝农》与中国古代春耕文化 | 第27-32页 |
3.1 中国古代重农传统 | 第28-29页 |
3.2 《牡丹亭》中的劝农风俗 | 第29-32页 |
第四节 《南柯记》中的中元“盂兰会”及中秋赏月风俗 | 第32-38页 |
4.1 中元节上的“偶见” | 第32-35页 |
4.2 《玩月》与“三五”夜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“临川四梦”与侠、鬼、神文化 | 第38-56页 |
第一节 《紫钗记》中神秘的“黄衫客” | 第38-41页 |
第二节 《牡丹亭》中的鬼与神 | 第41-46页 |
2.1 《冥判》中的判官形象 | 第42-44页 |
2.2 花神 | 第44-46页 |
第三节 《合仙》与中国的八仙 | 第46-50页 |
3.1 八仙传说的回顾 | 第47-48页 |
3.2 《合仙》中的八仙 | 第48-50页 |
第四节 《南柯记》中“槐”意象和佛教仪式 | 第50-56页 |
4.1 槐树意象与蚁国 | 第50-53页 |
4.2 《南柯记》中佛教仪式的人、鬼、仙 | 第53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