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 引言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3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6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6-18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2.1.1 贫困 | 第18页 |
2.1.2 农村资金互助社 | 第18-19页 |
2.1.3 运行机制 | 第19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2.2.1 合作社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农村金融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3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1-23页 |
3 哈尔滨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的现状 | 第23-31页 |
3.1 组建机制 | 第23-25页 |
3.2 日常管理机制 | 第25-26页 |
3.3 风险管理机制 | 第26-28页 |
3.4 监督机制 | 第28-29页 |
3.5 利益分配机制 | 第29-31页 |
4 哈尔滨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4.1 融资机制不完善 | 第31-32页 |
4.2 内部管理机制落后 | 第32页 |
4.3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| 第32-33页 |
4.4 监督机制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4.5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5 哈尔滨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的完善及配套措施 | 第35-39页 |
5.1 哈尔滨市贫困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的完善 | 第35-37页 |
5.1.1 完善“多股权式”融资机制 | 第35页 |
5.1.2 构建“多要素供给”式经营机制 | 第35-36页 |
5.1.3 寻求“多渠道”风险规避机制 | 第36页 |
5.1.4 完善“内外结合”的监督机制 | 第36页 |
5.1.5 构建“剩余利润按股分红”式利益分配机制 | 第36-37页 |
5.2 哈尔滨市贫困村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完善的配套措施 | 第37-39页 |
5.2.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,保障互助社良性发展 | 第37页 |
5.2.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,改善制度环境 | 第37页 |
5.2.3 重视人才培养,提升核心竞争力 | 第37-38页 |
5.2.4 加大宣传力度,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良性发展 | 第38-39页 |
6 结论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