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层状沉积物中的水分运动 | 第11-12页 |
1.2.2 毛细壁垒机理 | 第12-13页 |
1.2.3 存在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天然状态下层状沉积物中含水率分布特征 | 第16-26页 |
2.1 层状风积砂中含水率分布特征 | 第16-19页 |
2.1.1 场地概况 | 第16页 |
2.1.2 观测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1.3 沉积物物理参数 | 第18页 |
2.1.4 含水率分布 | 第18-19页 |
2.2 层状河流沉积物含水率分布特征 | 第19-26页 |
2.2.1 场地概况 | 第19-20页 |
2.2.2 测定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.3 参数测定 | 第21-22页 |
2.2.4 含水率特征 | 第22-24页 |
2.2.5 负压特征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原位入渗条件下层状沉积物中水分运动 | 第26-32页 |
3.1 风积砂中原位点源入渗试验 | 第26-27页 |
3.1.1 水分入渗试验方法 | 第26页 |
3.1.2 入渗试验中水分运动特征及含水率分布 | 第26-27页 |
3.2 河流沉积物中原位线源入渗试验 | 第27-31页 |
3.2.1 水分入渗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.2 入渗试验中水分运动特征及含水率和负压分布规律 | 第28-31页 |
3.3 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毛细壁垒和穿透效应的物理模拟 | 第32-50页 |
4.1 试验方法 | 第32-34页 |
4.2 水分运动特征 | 第34-37页 |
4.3 含水率 | 第37-40页 |
4.4 毛细壁垒效应 | 第40-42页 |
4.5 毛细穿透效应 | 第42-47页 |
4.5.1 毛细穿透的定量化表达 | 第42-45页 |
4.5.2 毛细壁垒和穿透临界值的确定 | 第45-47页 |
4.6 平衡状态下层状介质中水分分布的控制机理 | 第47-50页 |
第五章 层状沉积物中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| 第50-60页 |
5.1 层状结构中水流模型构建 | 第50-56页 |
5.1.1 概念模型 | 第50页 |
5.1.2 数学模型 | 第50-52页 |
5.1.3 数值模型构建 | 第52-56页 |
5.2 模型讨论 | 第56-57页 |
5.3 介质类型和初始含水率对毛细壁垒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5.3.1 介质类型对毛细壁垒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5.3.2 初始含水率对毛细壁垒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层状沉积物中毛细壁垒和穿透效应的应用研究 | 第60-66页 |
6.1 沟灌方法 | 第60-62页 |
6.1.1 农业沟灌距离设计 | 第60-61页 |
6.1.2 细粒层中水平运动水量的估算 | 第61-62页 |
6.2 层状结构防渗方法 | 第62-66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建议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