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一、证券化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二、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三、资产证券化“出表”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四、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一、研究的内容 | 第18页 |
二、研究的方法 | 第18-19页 |
三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20-32页 |
第一节 基本概念介绍 | 第20-22页 |
一、融资租赁及其交易结构 | 第20-21页 |
二、资产证券化及其交易结构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理论与会计准则回顾 | 第22-26页 |
一、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理论 | 第22-23页 |
二、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会计准则回顾 | 第23-26页 |
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“出表”问题 | 第26-29页 |
一、资产证券化“出表” | 第26-27页 |
二、表外资产证券化和表内资产证券化 | 第27-28页 |
三、资产证券化部分出表与完全出表对比 | 第28-29页 |
第四节 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 | 第29-32页 |
一、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证券化动因 | 第29-30页 |
二、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| 第30-31页 |
三、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出表的难点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状况 | 第32-36页 |
第一节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态势 | 第32-33页 |
一、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 | 第32页 |
二、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| 第33-36页 |
一、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| 第33-34页 |
二、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案例介绍与分析 | 第36-55页 |
第一节 案例介绍 | 第36-41页 |
一、公司介绍 | 第36页 |
二、产品基本情况介绍 | 第36-40页 |
三、产品主要风险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部分出表合理性分析 | 第41-45页 |
一、判断是否合并特殊目的载体 | 第42-43页 |
二、确认金融资产的全部或者部分是否适用终止确认原则 | 第43页 |
三、过手测试 | 第43-44页 |
四、风险与报酬转移测试 | 第44-45页 |
五、控制测试 | 第45页 |
第三节 部分出表关键设计分析 | 第45-49页 |
一、基础资产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二、次级证券期间收益的设计 | 第46页 |
三、合理的增信方式 | 第46-47页 |
四、自留方式的选择 | 第47-49页 |
第四节 部分出表影响分析 | 第49-55页 |
一、财务报表方面 | 第49-51页 |
二、主体评级方面 | 第51-53页 |
三、经济效益方面 | 第53-54页 |
四、企业声誉方面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第一节 本文结论 | 第55页 |
第二节 本文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