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发电厂论文--火力发电厂、热电站论文

和利时控制系统在大型机组上的设计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引言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DCS的应用及发展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2 系统总体设计第14-23页
    2.1 MACS系统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MACS系统构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MACS系统技术特点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软件功能第18页
    2.2 软件技术要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时数据库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时网络技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面向目标图形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多窗口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IERNETWeb服务器技术第20页
    2.3 现场控制站的硬件设计要点第20-21页
    2.4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第21-23页
3 系统工程设计第23-31页
    3.1 系统配置第23-24页
    3.2 系统分站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分站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具体分站第24-26页
    3.3 网络结构设计第26-28页
    3.4 系统供电与接地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3.5 系统接地第29-30页
    3.6 远程I/O的供电与接地第30-31页
4 大型燃煤机组对DCS系统的本质需求第31-55页
    4.1 面临的技术研究工作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控制级网络的确定性通讯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工业Ethernet网的研究与应用第32-37页
    4.2 确定性工业Ethernet网的应用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4.3 实现工业确定性Ethernet网的主要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4.4 确定性实时Ethernet网的软、硬件实现过程第4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物理介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应用平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硬件实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软件实现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解决方案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技术实现方法第45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DNet协议技术特性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8 DNet协议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9 DNet协议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第54-55页
5 现场总线技术第55-66页
    5.1 Profibus-DP总线概述第55页
    5.2 Profibus-DP技术要点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PROFIBUS-DP基本功能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PROFIBUS-DP基本特征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PROFIBUS-DP站点定义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系统行为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DPM1和DP从站间的循环数据传输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DPM1和系统组态设备间的循环数据传输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同步和锁定模式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8 保护机制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9 扩展DP功能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0 电子设备数据文件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1 PROFIBUS-DP行规第59页
    5.3 DP总线的结构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DP总线结构的可靠性瓶颈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收发部件的问题点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其他可能的故障点分析第61页
    5.4 DP总线工作时序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工作过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基本分析第63页
    5.5 总线传输速度问题第63页
    5.6 确定性的时间配合第63-64页
    5.7 IO总线的确定性数据交换第64-66页
6 高可靠、高精度、快速性的控制基础研究与理论分析第66-75页
    6.1 高精度控制的意义第66页
    6.2 控制精度与控制器的快速性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控制周期(T0)的定义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控制周期(0T)与控制精度第67-68页
    6.3 扰动后的过渡过程与控制器的快速性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高精度计算与确定性控制第69页
    6.4 高性能电站控制器的总体设计思想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确定性控制的重要性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控制器的优化设计第70-75页
7 大型机组控制策略第75-87页
    7.1 基于数学模型的大型机组控制策略的研究方法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汽机-锅炉之间的协调控制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动态加速信号第76-78页
    7.2 工程控制策略的优化第78-84页
    7.3 控制策略优化效果第84-87页
8 结论与展望第87-88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87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87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GOOSE通信的城轨交通智能电流保护方案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电气系统方案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