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贵金属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与重构在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
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70页
    1.1 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燃料电池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第1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阳极甲醇氧化催化剂第20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一元金属催化剂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Pt基二元金属催化剂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3 Pt基三元或更多元金属催化剂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4 非Pt阳极催化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阴极氧气还原催化剂第30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单金属Pt催化剂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Pt基多元金属催化剂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3 非Pt基贵金属催化剂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4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38-40页
    1.4 配体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重要作用第40-42页
    1.5 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配体对催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及配体的可控去除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无配体合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配体对催化反应的促进作用第45-47页
    1.6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立项依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48-49页
    1.7 参考文献第49-70页
第二章 配体对Pt电催化反应的影响及利用电化学方法去除Pt表面的配体第70-9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70-72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化学试剂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材料制备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材料表征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电化学表征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反向配体吸附实验第75页
    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5-9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配体对电催化反应的影响第75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t氧化法去除配体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氢气析出法去除配体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电化学方法去除其他配体第86-9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90页
    2.5 参考文献第90-95页
第三章 配体调控的Au纳米颗粒在碱性条件下的ORR活性:配体覆盖度的重要性第95-12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95-96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化学试剂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材料制备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材料表征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电化学表征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Au纳米颗粒活性面积的计算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配体表面覆盖度的定义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反向配体吸附实验第100-101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1-11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循环伏安法调控表面硫醇配体的覆盖度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焙烧方法调控表面硫醇配体的覆盖度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循环伏安法和焙烧法调控表面油胺的覆盖度第113-11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反向配体吸附第117-11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118-119页
    3.5 参考文献第119-123页
第四章 吡啶修饰的Pt电催化剂在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双功能特性:电子作用与位阻作用第123-15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123-12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124-1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化学试剂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t/SiO_2催化剂的合成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材料表征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电化学表征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改变Pt表面配体的覆盖度第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配体覆盖度的定义第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DFT理论计算第127-129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9-1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吡啶在Pt纳米颗粒表面的覆盖度第129-13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吡啶覆盖度调控Pt表面的电子结构第132-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吡啶覆盖度对ORR和MOR活性的影响第135-1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其他配体的修饰对Pt的ORR和MOR活性的影响第143-1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49页
    4.5 参考文献第149-157页
第五章 配体控制的枝状PtCu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甲醇电氧化性能第157-18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57-158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158-1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化学试剂第1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枝状PtCu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58-1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枝状PtFe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材料表征第1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电化学表征第159-160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60-1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枝状PtCu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60-1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枝状PtFe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枝状PtCu纳米颗粒的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第168-1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枝状PtCu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第174-17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75-176页
    5.5 参考文献第176-183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83-185页
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85-187页
致谢第187页

论文共1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肿瘤微环境响应纳米载体的构建及用于药物和基因输送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[2]索烃制备的超分子功能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