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背景下机票销售渠道演变的经济学分析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13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 | 第13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结构 | 第14-17页 |
2 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评述 | 第17-21页 |
2.1 机票销售的相关研究 | 第17页 |
2.2 双边市场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1 双边市场的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2.2 双边市场平台纵向一体化的策略研究 | 第18页 |
2.3 纵向限制 | 第18-20页 |
2.3.1 纵向限制的效率反应 | 第18-19页 |
2.3.2 纵向限制的反竞争效应 | 第19-20页 |
2.4 中间层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4.1 中间商的消亡说 | 第20页 |
2.4.2 中间商存在说 | 第20页 |
2.4.3 新型电子中间商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3 机票销售渠道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33页 |
3.1 机票销售渠道的类别 | 第21-25页 |
3.1.1 机票直销渠道 | 第21页 |
3.1.2 机票分销渠道 | 第21-25页 |
3.2 机票代理商演变的历史沿革 | 第25-30页 |
3.2.1 调控期 | 第25-26页 |
3.2.2 发展期 | 第26-27页 |
3.2.3 过渡期 | 第27页 |
3.2.4 分化期 | 第27-30页 |
3.3 国内机票销售渠道的现状 | 第30-33页 |
4 机票销售渠道的物信关系与时空结构分析 | 第33-43页 |
4.1 航空产品和交易的时空属性 | 第33-34页 |
4.1.1 机票价值对时间的高度敏感性 | 第33页 |
4.1.2 机票较高的固定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 | 第33页 |
4.1.3 交易的跨时间特性 | 第33页 |
4.1.4 交易参与者的空间多向性 | 第33-34页 |
4.1.5 信息技术引导交易方式 | 第34页 |
4.2 新型电子中间商出现的原因 | 第34-37页 |
4.3 售票信息化历程分析 | 第37-40页 |
4.4 大数据对机票销售渠道的意义 | 第40-43页 |
4.4.1 用户画像与个性化服务 | 第40-41页 |
4.4.2 场景化与场景电商 | 第41-43页 |
5 机票销售渠道的纵向价格控制分析 | 第43-51页 |
5.1 佣金限制 | 第43-44页 |
5.1.1 佣金限价 | 第43-44页 |
5.1.2 消除佣金 | 第44页 |
5.2 航空产品的价格约束 | 第44-46页 |
5.2.1 官网最低价 | 第44-45页 |
5.2.2 最后一分钟便宜价 | 第45页 |
5.2.3 关键航线的价格限制 | 第45-46页 |
5.3 中间商的反向价格控制 | 第46页 |
5.3.1 多方比价 | 第46页 |
5.3.2 客户定价 | 第46页 |
5.4 案例分析: 航企与去哪儿网间的纵向控制 | 第46-51页 |
5.4.1 事件始末 | 第46-48页 |
5.4.2 佣金限制 | 第48页 |
5.4.3 反向价格控制 | 第48-51页 |
6 OTA分销模式双边市场与纵向一体化分析 | 第51-62页 |
6.1 OTA分销商纵向一体化的动因解析 | 第51-52页 |
6.2 OTA分销商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分析 | 第52-62页 |
6.2.1 模型构建及变量设定 | 第52-53页 |
6.2.2 两平台均未实施纵向一体化 | 第53-55页 |
6.2.3 非对称纵向一体化 | 第55-59页 |
6.2.4 对称纵向一体化 | 第59-62页 |
7 结论 | 第62-65页 |
7.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62页 |
7.2 未来的发展趋势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8-7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