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1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文艺育德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研究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比较研究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归纳分析法第18页
    1.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重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19-20页
2 “文艺育德”概念界定第20-25页
    2.1 “文艺育德”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第20-22页
    2.2 “文艺育德”概念提出的现实依据第22页
    2.3 “文艺育德”的内涵第22-25页
3 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5-34页
    3.1 基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第25-27页
    3.2 继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毛泽东文艺育德思想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第30-34页
4 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内容的文本分析第34-44页
    4.1 习近平文艺育德的前提:文艺与德育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4.2 习近平文艺育德的目标:实现德行培育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明大德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守公德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严私德第38-39页
    4.3 习近平文艺育德的关键:优秀文艺作品的产生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文艺作品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文艺作品要达到思想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第40-41页
    4.4 习近平文艺育德的实现:注重自我育化的过程第41-44页
5 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44-48页
    5.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思想第44页
    5.2 推动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第44-45页
    5.3 提升和增强新时代文艺育德的实效性第45-46页
    5.4 引导和培育人民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第46-48页
6 结语第48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司马相如与蜀地文教
下一篇:沈从文湘西少女类型的塑造及其文学史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