债权质押标的适质性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动机与研究范围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动机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范围与路径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债权质押标的适质性问题的提出 | 第15-28页 |
2.1 德意志银行等八家银行质押纠纷案 | 第15-16页 |
2.2 债权质押现状 | 第16-20页 |
2.2.1 债权质押的既有规定 | 第16-18页 |
2.2.2 债权质押在权利质权中的地位 | 第18-20页 |
2.3 债权质押标的适质性问题 | 第20-28页 |
2.3.1 适质性探讨的前提 | 第20-22页 |
2.3.2 适质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5页 |
2.3.3 应收账款债权的争议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债权质押标的适质性判定 | 第28-40页 |
3.1 债权质押标的实质要件 | 第28-30页 |
3.1.1 一般要件 | 第28页 |
3.1.2 特殊要件 | 第28-30页 |
3.2 债权质押标的形式要件 | 第30-34页 |
3.2.1 “占有转移”的可控性要件 | 第31-32页 |
3.2.2 设立公示要件 | 第32-34页 |
3.3 利益平衡下的适质性判定 | 第34-38页 |
3.3.1 出质人的利益 | 第34-35页 |
3.3.2 质权人的利益 | 第35-36页 |
3.3.3 相关第三人的利益 | 第36-38页 |
3.4 质权实现可能性的判定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基于适质性原则完善债权质押制度 | 第40-48页 |
4.1 债权质押标的适质性判定原则 | 第40-41页 |
4.1.1 遵守物权法定原则 | 第40-41页 |
4.1.2 利益平衡与风险控制原则 | 第41页 |
4.2 债权质押标的的框定 | 第41-44页 |
4.2.1 确立适质性判断标准 | 第41-42页 |
4.2.2 明确定义应收账款 | 第42-43页 |
4.2.3 可以设质的其他债权 | 第43-44页 |
4.3 相关制度的完善 | 第44-48页 |
4.3.1 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| 第44-45页 |
4.3.2 公示制度的完善 | 第45-46页 |
4.3.3 配套风险控制制度 | 第46-48页 |
结论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