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2.1 法律制度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2 实践研究 | 第16页 |
1.2.3 风险制度、评估制度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4 司法制度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2.5 文献评述 | 第18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专利权质押理论概述 | 第22-31页 |
2.1 专利权质押的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2.1.1 专利权质押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1.2 专利权质押的特征 | 第23页 |
2.2 专利权质押的法经济学基础理论 | 第23-26页 |
2.2.1 交易成本理论与科斯定理 | 第24页 |
2.2.2 最大化、均衡、效率与成本收益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3 供给需求理论与制度均衡 | 第25-26页 |
2.3 专利权质押的发展历程 | 第26-30页 |
2.3.1 专利权质押在美国的发展 | 第26-27页 |
2.3.2 专利权质押在日本的发展 | 第27-28页 |
2.3.3 专利权质押在我国的发展 | 第28-30页 |
2.3.4 国外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30页 |
2.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供给需求分析 | 第31-43页 |
3.1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制度供给 | 第31-34页 |
3.1.1 专利权质押制度法律制度供给现状 | 第31-32页 |
3.1.2 专利权质押制度司法制度供给 | 第32-33页 |
3.1.3 专利权质押政府政策供给 | 第33-34页 |
3.2 影响法律供给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3.2.1 既有制度 | 第34页 |
3.2.2 法律的生产要素 | 第34-35页 |
3.2.3 法律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 | 第35页 |
3.3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制度需求 | 第35-39页 |
3.3.1 质押制度方面的需求现状 | 第36-38页 |
3.3.2 评估制度方面的需求现状 | 第38页 |
3.3.3 风险制度方面的需求现状 | 第38-39页 |
3.4 影响法律需求的因素 | 第39-40页 |
3.4.1 法律效用与质押制度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3.4.2 既存法律秩序与社会认知水平 | 第40页 |
3.4.3 消费者偏好与理性预期 | 第40页 |
3.5 专利权质押制度供求均衡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6 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专利权质押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1 专利权质押制度成本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1.1 专利权质押制度设立成本 | 第43页 |
4.1.2 专利权质押制度实施成本 | 第43-44页 |
4.2 专利权质押制度收益分析 | 第44页 |
4.3 专利权质押成本收益综合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问题及供给建议 | 第47-55页 |
5.1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问题 | 第47-49页 |
5.1.1 既存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| 第47-48页 |
5.1.2 既存司法制度不够健全 | 第48页 |
5.1.3 评估制度不健全 | 第48-49页 |
5.1.4 风险制度不完备 | 第49页 |
5.1.5 过度依赖政府 | 第49页 |
5.2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基本原则 | 第49-50页 |
5.2.1 市场主导原则 | 第49-50页 |
5.2.2 统筹协调与从实际出发出发的原则 | 第50页 |
5.2.3 系统性原则 | 第50页 |
5.3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供给建议 | 第50-54页 |
5.3.1 专利权质押的法律制度供给 | 第50-51页 |
5.3.2 专利权质押的司法制度供给 | 第51-52页 |
5.3.3 专利权质押的评估制度供给 | 第52-53页 |
5.3.4 专利权质押的风险制度供给 | 第53-54页 |
5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1、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2、研究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