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的婚约立法--基于比较法的视角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 婚约概述 | 第11-14页 |
(一) 婚约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1、 婚约的概念 | 第11页 |
2、 婚约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| 第11-12页 |
(二) 婚约的性质 | 第12-14页 |
1、 非契约说与契约说 | 第12-13页 |
2、 本文观点 | 第13-14页 |
二、 婚约制度比较 | 第14-19页 |
(一) 古代婚约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(二) 近代及现代婚约制度 | 第16-18页 |
1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婚约相关规定 | 第16-17页 |
2、 革命根据地时期婚约相关规定 | 第17页 |
3、 新中国成立后婚约相关规定 | 第17-18页 |
(三) 古今婚约制度之比较 | 第18-19页 |
1、 订婚制度立法之比较 | 第18页 |
2、 订婚原则之比较 | 第18页 |
3、 婚约效力之比较 | 第18-19页 |
4、 婚约内容之比较 | 第19页 |
三、 外国与我国台湾、澳门地区的婚约立法 | 第19-25页 |
(一) 各典型国家婚约立法 | 第19-22页 |
1、 英国婚约立法 | 第19-20页 |
2、 美国婚约立法 | 第20页 |
3、 德国婚约立法 | 第20-21页 |
4、 瑞士婚约立法 | 第21页 |
5、 意大利婚约立法 | 第21-22页 |
(二) 我国台湾、澳门地区婚约立法 | 第22-23页 |
1、 台湾地区婚约立法 | 第22页 |
2、 澳门地区婚约立法 | 第22-23页 |
(三) 评析 | 第23-25页 |
四、 我国婚约现状及立法基础 | 第25-30页 |
(一) 中国现行婚约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5-28页 |
1、 我国婚约现状 | 第25-26页 |
2、 我国婚约现象中存在问题 | 第26-28页 |
(二) 我国婚约立法之基础 | 第28-30页 |
1、 婚约立法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2、 婚约立法的可行性 | 第29-30页 |
五、 我国婚约立法构想 | 第30-37页 |
(一) 我国婚约立法模式选择 | 第30-31页 |
(二) 我国婚约立法建议 | 第31-37页 |
1、 明确婚约成立的条件 | 第31-32页 |
(1)实质要件 | 第31-32页 |
(2)形式要件 | 第32页 |
2、 明确婚约的法律效力 | 第32-33页 |
3、 明确婚约解除后财产的处理 | 第33-34页 |
4、 明确婚约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责任 | 第34-37页 |
(1)物质损害赔偿 | 第34-35页 |
(2)精神损害赔偿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注释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