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重庆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控制引导策略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4-3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传统村落的价值与衰落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重庆市传统村落面临严峻挑战第19-23页
    1.2 基本概念阐释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统村落相关概念阐释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传统村落与其他历史遗产保护概念的关系与差别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传统村落与一般乡村的关系与差别第27-2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目标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1.5 论文研究框架第32-34页
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第34-46页
    2.1 国内外村落遗产保护历程综述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际村落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我国村落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第35-37页
    2.2 传统村落保护相关研究综述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研究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项目和资金支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关于传统村落控制引导方法的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2.3 重庆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历程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政治运动导致破坏的阶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发展建设的破坏与保护意识觉醒的阶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积极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阶段第44-46页
3 重庆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理论调查第46-58页
    3.1 城乡规划的制度框架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三个层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相关保护标准第47-49页
    3.2 重庆市传统村落规划编制情况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重庆市传统村落申报情况梳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总体编制情况第50-55页
    3.3 规划文本内容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现状研究和目标定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技术措施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施保障第57-58页
4 重庆市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实施调查第58-92页
    4.1 调研基础工作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重庆市传统村落分布及选点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调研与访谈计划第61页
    4.2 实地调研与总结第61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涪陵区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酉阳县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黔江区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地调研案例情况总结第75-79页
    4.3 村落规划的实效性评价第79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村落保护的实施情况第79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情况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其他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第86-92页
5 对重庆市传统村落规划体系的反思第92-120页
    5.1 传统村落规划难实施的原因总结第92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前期调查信息不全面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规划文本编制中的问题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管理方式的问题第98-101页
    5.2 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案例借鉴第101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对资源和目标的合理定位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合理的保护措施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灵活的组织管理和资金筹措方式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总结第109-110页
    5.3 对比与反思第110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重庆市传统村落的现实基础第110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传统村落的主要矛盾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和保护发展规划第118-120页
6 重庆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引导方法第120-140页
    6.1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引导框架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核心目标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编制内容框架第121-123页
    6.2 规划引导要点第123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明晰保护基础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村落价值判断与空间追溯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确定保护发展目标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分期规划与分期建设引导第127-128页
    6.3 规划编制方法建议第128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城市设计方法的引入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村落格局与风貌控制第130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联动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其他专项规划措施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村落活力提升第138-140页
7 总结与展望第140-146页
    7.1 对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议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明确责任与绩效考核机制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多渠道的资金筹措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村民自组织与地方法的利用第142页
    7.2 论文完成工作与不足第142-146页
致谢第146-148页
参考文献第148-152页
附录第152-154页
    A. 调研访谈问题框架表第152-154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54页

论文共1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重庆地区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研究
下一篇:基于微裂纹演化的花岗岩二维细观损伤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