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34页 |
1.1 共混物相分离行为 | 第13-18页 |
1.1.1 UCST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1.2 LCST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简介 | 第16-17页 |
1.1.3 UCST与LCST共存的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2 影响相分离行为的因素简介 | 第18-21页 |
1.2.1 纳米粒子对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2.2 纳米粒子对共混体系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1.3 相图的研究方法简介 | 第21-25页 |
1.3.1 流变法研究共混体系的相分离行为 | 第22-24页 |
1.3.2 介电松弛法研究共混体系的相分离行为 | 第24-25页 |
1.4 GO诱导共混体系结晶与相分离行为研究进展 | 第25-30页 |
1.4.1 GO简介 | 第26页 |
1.4.2 GO调控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其功能化研究进展 | 第26-28页 |
1.4.3 GO调控共混体系相分离行为及其功能化研究进展 | 第28-30页 |
1.5 PVDF/PMMA相容体系概述 | 第30-31页 |
1.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31-34页 |
1.6.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31-32页 |
1.6.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基于动态流变技术研究GO对PVDF/PMMA体系热诱导相分离行为的影响. | 第34-57页 |
2.1 引言 | 第34-3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5-39页 |
2.2.1 实验原料 | 第35页 |
2.2.2 实验设备 | 第35-36页 |
2.2.3 样品制备 | 第36-38页 |
2.2.4 测试与表征 | 第38-3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56页 |
2.3.1 GO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9-42页 |
2.3.2 GO对PVDF/PMMA体系相分离温度的影响 | 第42-49页 |
2.3.3 在共混物中GO的选择性吸附 | 第49-52页 |
2.3.4 分子链缠结密度 | 第52-5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三章 基于介电松弛研究GO对PVDF/PMMA体系结晶以及结晶诱导相分离行为的影响 | 第57-77页 |
3.1 引言 | 第57-58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8-61页 |
3.2.1 实验原料 | 第58页 |
3.2.2 实验设备 | 第58-59页 |
3.2.3 样品制备 | 第59页 |
3.2.4 测试与表征 | 第59-6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75页 |
3.3.1 晶体结构与形貌:POM、XRD、FTIR | 第61-63页 |
3.3.2 基于介电松弛谱研究复合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| 第63-69页 |
3.3.3 基于介电松弛谱研究复合体系的等温结晶动力学 | 第69-73页 |
3.3.4 PVDF/PMMA/GO体系的结晶诱导相分离 | 第73-74页 |
3.3.5 GO的作用机理 | 第74-7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四章 PVDF/PMMA/GO多功能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77-93页 |
4.1 引言 | 第77-78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78-81页 |
4.2.1 实验原料 | 第78页 |
4.2.2 实验设备 | 第78-79页 |
4.2.3 样品制备 | 第79-80页 |
4.2.4 测试与表征 | 第80-8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1-92页 |
4.3.1 多层薄膜的结构设计 | 第81页 |
4.3.2 通过TGA证明PMMA从PVDF/PMMA复合薄膜中完全刻蚀 | 第81-82页 |
4.3.3 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| 第82-84页 |
4.3.4 复合薄膜对MB吸附性能研究 | 第84-9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5.1 结论 | 第93-94页 |
5.2 展望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1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论文 | 第113-114页 |
附录 | 第114-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