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学(物理冶金)论文--金属物理学论文

平头弹穿透双层金属板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单层金属板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多层金属板第14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-20页
第二章 平头弹撞击双层板的数值模拟第20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ABAQUS软件及子程序实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ABAQUS软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子程序实现第21页
    2.3 有限元模型介绍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True Grid软件介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限元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2.4 修正的Johnson-Cook本构模型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弹性响应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塑性硬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失效准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Gruneisen状态方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参数拟合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2.5 弹道极限计算第29-30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2-58页
    3.1 单层金属板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弹道极限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破坏模式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3.2 等厚接触式双层板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弹道极限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破坏模式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3.3 等厚间隔式双层板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弹道极限变化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破坏模式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3.4 总厚度一定但厚度不等的接触式双层板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总厚度为6mm的双层板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总厚度为12mm的双层板第51-5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5-58页
第四章 等厚接触式双层板的理论模型第58-7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8页
    4.2 等厚接触式双层板破坏模型第58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第一层板能量模型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第二层板能量模型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应变率效应第64-65页
    4.3 理论模型的验证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第67-6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 5.1 本文工作总结第70-71页
    5.2 未来工作展望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铝合金/不锈钢对接接头激光-MIG复合熔钎焊工艺及接头组织性能
下一篇:基于多尺度计算的梯度混晶铁基合金结构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