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8-10页 |
1.3 论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雷电波及其传输过程 | 第13-18页 |
2.1 雷电过电压的形成 | 第13-15页 |
2.1.1 雷电的静电感应 | 第13-14页 |
2.1.2 雷电的电磁感应 | 第14-15页 |
2.2 雷电放电的计算模型及雷电流等值波形 | 第15-17页 |
2.2.1 雷电放电的计算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2.2 雷电流等值波形 | 第16-17页 |
2.3 结论 | 第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ZnO压敏电阻能量配合方法的分析 | 第18-50页 |
3.1 雷电波能量配合的理论分析 | 第18-25页 |
3.1.1 波动方程及解 | 第18-22页 |
3.1.1.1 前行波和反行波 | 第20-21页 |
3.1.1.2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 | 第21-22页 |
3.1.2 电路理论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1.3 ZnO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| 第23-25页 |
3.1.3.1 全电压-电流特性 | 第23-24页 |
3.1.3.2 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参数 | 第24-25页 |
3.2 ZnO压敏电阻能量配合的实验 | 第25-48页 |
3.2.1 ZnO压敏电阻能量配合原理和基本模型 | 第25页 |
3.2.2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| 第25-48页 |
3.2.2.1 ZnO压敏电阻级间用5m的导线连接 | 第25-32页 |
3.2.2.2 ZnO压敏电阻级间用8m的导线连接 | 第32-36页 |
3.2.2.3 ZnO压敏电阻级间用10m的导线连接 | 第36-40页 |
3.2.2.4 ZnO压敏电阻级间用12m的导线连接 | 第40-44页 |
3.2.2.5 ZnO压敏电阻级间用15m的导线连接 | 第44-48页 |
3.3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能量配合的分析 | 第50-63页 |
4.1 雷电波在串联电感中的传播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2 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能量配合的模型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 试验方案及试验数据的分析 | 第53-61页 |
4.3.1 试验方案 | 第53页 |
4.3.2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53-61页 |
4.4 结论 | 第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