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五自由度并联视觉云台机构的性能分析与误差建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并联视觉云台的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1.3 并联机器人结构的研究概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4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2章 五自由度并联视觉云台机构位置分析第16-26页
    2.1 并联云台机构描述及坐标系建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结构描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并联云台坐标系建立与动平台姿态描述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并联云台机构自由度计算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约束螺旋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反螺旋的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修正的Kutzbach-Grubler&& 公式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并联云台机构位置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位置反解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位置正解第22-23页
    2.4 位置反解算例第23-2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3章 五自由度并联视觉云台的工作空间分析第26-34页
    3.1 工作空间描述第26页
    3.2 影响并联视觉云台的工作空间因素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杆长的条件限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转角约束限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连杆干涉第28-29页
    3.3 调视平台工作空间的确定第29-3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五自由度并联视觉云台运动学分析第34-47页
    4.1 并联机构运动影响系数理论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并联机构的速度与一阶影响系数矩阵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并联机构的加速度与二阶影响系数矩阵第37-40页
    4.2 并联云台机构的运动雅可比矩阵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并联云台机构的速度雅可比矩阵求解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并联云台机构的加速度雅可比矩阵求解第43-44页
    4.3 数值算例第44-4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5章 五自由度并联视觉云台静力学分析第47-54页
    5.1 视觉云台静力全解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静平台静力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上滑杆受力分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下滑杆受力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动平台受力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5.2 力雅可比矩阵的求解第51-52页
    5.3 视觉云台的承载力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6章 五自由度并联视觉云台误差分析第54-64页
    6.1 并联视觉云台的误差源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6.2 并联视觉云台机构误差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6.3 灵敏度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6.4 抑制末端平台位姿误差加工装配工艺第63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结论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作者简介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时空特性的人体行为识别研究
下一篇:基于近红外图像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与系统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