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1 国内外鸟类区系变迁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 秦岭鸟类研究 | 第12-15页 |
1.2.1 秦岭鸟类研究历史 | 第12-13页 |
1.2.2 秦岭鸟类区系研究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 | 第15-19页 |
2.1 自然地理概况 | 第15-18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15页 |
2.1.2 气候 | 第15-16页 |
2.1.3 地质地貌 | 第16页 |
2.1.4 水文 | 第16-17页 |
2.1.5 植被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2 物种多样性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研究方法 | 第19-23页 |
3.1 调查日期 | 第19页 |
3.2 调查地区 | 第19-20页 |
3.3 调查方法及样地设置 | 第20-22页 |
3.3.1 调查方法 | 第20-21页 |
3.3.2 样地设置 | 第21-22页 |
3.4 数据处理 | 第22-23页 |
3.4.1 鸟类数量等级确定 | 第22页 |
3.4.2 各个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计算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研究结果 | 第23-35页 |
4.1 秦岭鸟类物种组成变化 | 第23-27页 |
4.1.1 秦岭鸟类物种组成现状 | 第23-24页 |
4.1.2 秦岭各目鸟类物种数变化 | 第24页 |
4.1.3 鸟类物种组成变化 | 第24-25页 |
4.1.4 常见种和优势种的变化 | 第25-27页 |
4.2 秦岭雀形目鸟类组成变化 | 第27-28页 |
4.3 秦岭雀形目鸟类居留型及区系变化 | 第28-35页 |
4.3.1 秦岭雀形目鸟类变化概况 | 第28-31页 |
4.3.2 秦岭雀形目鸟类区系组成及变化 | 第31-32页 |
4.3.3 秦岭山地雀形目鸟类区系垂直变化 | 第32页 |
4.3.4 秦岭北坡不同群落之间雀形目鸟类的相似性比较 | 第32-35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35-41页 |
5.1 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1.1 物种组成的影响因素 | 第35页 |
5.1.2 物种的垂直分布变化原因分析 | 第35页 |
5.1.3 秦岭雀形目鸟类区系40年的变化 | 第35-38页 |
5.2 影响鸟类区系变化因素的初步探究 | 第38-4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8页 |
附表 | 第4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