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双齿辊破碎机的发展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1.2.2 破碎齿布置形式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双齿辊破碎机基本结构 | 第18-24页 |
2.1 双齿辊破碎机的主要组成 | 第18-19页 |
2.2 双齿辊破碎机的破碎机理 | 第19-20页 |
2.3 破碎齿材质选择及失效形式 | 第20-22页 |
2.3.1 破碎齿材质选择 | 第20-21页 |
2.3.2 破碎齿的失效形式 | 第21-22页 |
2.4 齿环的材质选择及失效形式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正常工况下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刚度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1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双齿辊破碎机仿真 | 第24-29页 |
3.1.1 仿真物料介绍 | 第24页 |
3.1.2 模型建立及仿真 | 第24-27页 |
3.1.3 数据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 满载启动时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刚度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2.1 满载启动时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2 满载启动时破碎齿及齿环刚度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 正常破碎时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刚度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3.1 正常破碎时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2 正常破碎时破碎齿及齿环刚度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过铁工况下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刚度分析 | 第36-52页 |
4.1 双齿辊破碎机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| 第36-41页 |
4.1.1 模型导入及参数设置 | 第36-37页 |
4.1.2 约束和接触的施加 | 第37-38页 |
4.1.3 仿真驱动的施加 | 第38-41页 |
4.2 刚体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刚体模型中破碎齿及齿环强度刚度分析 | 第43-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破碎齿和齿环的应力和变形变化情况研究 | 第52-74页 |
5.1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2-55页 |
5.1.1 单元类型选择 | 第52-54页 |
5.1.2 破碎齿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4页 |
5.1.3 齿环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4-55页 |
5.2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| 第55-72页 |
5.2.1 柔性体建立方法的选择 | 第56-57页 |
5.2.2 破碎齿柔化的刚柔耦合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2.3 破碎齿的应力和变形变化情况研究 | 第58-64页 |
5.2.4 齿环柔化的刚柔耦合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2.5 齿环的应力和变形变化情况研究 | 第66-7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6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74-76页 |
6.1 结论 | 第74-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