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拟实验的认识论问题探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一、引言 | 第12-18页 |
1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2 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二、虚拟实验研究 | 第18-36页 |
1 虚拟实验概述 | 第18-28页 |
(1) 虚拟实验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(2) 虚拟实验的演化发展 | 第19-26页 |
(3) 虚拟实验的认识特征 | 第26-28页 |
2 虚拟实验的组成 | 第28-30页 |
(1) 虚拟实验的分类 | 第28-29页 |
(2) 虚拟实验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29-30页 |
3 虚拟实验的科学性 | 第30-36页 |
(1) 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之比较 | 第30-31页 |
(2) 从真实实验到虚拟实验 | 第31-34页 |
(3) 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关系 | 第34-36页 |
三、虚拟实验:一种崭新的人类认识方式 | 第36-53页 |
1 虚拟实验认识的哲学依据 | 第36-41页 |
(1) 虚拟实验认识的唯物论前提 | 第36-38页 |
(2) 世界的可计算性 | 第38-39页 |
(3) 虚拟实在 | 第39-41页 |
2 虚拟实验认识的本质 | 第41-53页 |
(1) 虚拟实验认识的基本过程 | 第41-42页 |
(2) 虚拟性体验 | 第42-45页 |
(3) 人机互动界面的本质 | 第45-47页 |
(4) 虚拟实验的主客体关系 | 第47-51页 |
(5) 虚拟实验三要素的认识关系 | 第51-53页 |
四、虚拟实验认识的方法论价值 | 第53-65页 |
1 获取感性经验认识的方法 | 第53-56页 |
2 检验理论的标准 | 第56-58页 |
3 赛博艺术的认识价值 | 第58-65页 |
(1) 赛博艺术 | 第58-63页 |
(2) 赛博艺术实践 | 第63-65页 |
结束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