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绪论 | 第6-15页 |
| 选题缘由 | 第6-7页 |
| 研究现状 | 第7-13页 |
| 本文特色 | 第13-15页 |
| 第一章 匡茨理论叙述的成因 | 第15-36页 |
| 第一节 时代思潮对长笛风格的构建 | 第16-27页 |
| 第二节 匡茨与他的音乐生涯 | 第27-35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二章 匡茨多维度构写视角与演奏观念 | 第36-65页 |
| 第一节 长笛形制的变迁 | 第36-50页 |
| 第二节 匡茨演奏理论的呈现方式 | 第50-58页 |
| 第三节 实践中的演奏理论 | 第58-64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三章 匡茨及其演奏理论的历史价值 | 第65-79页 |
| 第一节 对于后世音乐的感导 | 第65-70页 |
| 第二节 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关系 | 第70-74页 |
| 第三节 演奏美学的历史式阐释 | 第74-77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结语 | 第79-82页 |
| 附录 | 第82-8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5-92页 |
| 后记 | 第92-9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