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设计、计算论文

WP12柴油机机体轻量化设计

中文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符号说明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问题分析和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相关产品系列及配套领域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轻量化设计需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相关法律法规第14页
    1.2 轻量化设计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整车轻量化技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发动机轻量化设计技术第15页
    1.3 机体相关零部件轻量化设计技术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整机性能与竞品机型对比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机体结构参数对比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本章总结第18-19页
第二章 机体结构设计第19-31页
    2.1 机体结构设计关键点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缸盖结构与机体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缸套结构与机体结构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曲轴箱与机体结构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油底壳结构与机体结构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发动机支撑与机体结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齿轮室、前端盖与机体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活塞冷却喷嘴与机体结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其他零件与机体结构第25页
    2.2 同类产品设计特点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雷诺dCi11机体组结构特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锡柴CA6DM2机体组设计特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MAN D2876机体组结构设计特点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OM457机体组结构设计特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ISG机体组结构设计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 2.3 WP12机型机体结构特点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总结第30-31页
第三章 机体降重设计第31-58页
    3.1 设计过程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Top-Down设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骨架模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产品设计流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产品设计输入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产品设计过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机体要具有合理的裙部轮廓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机体气缸和水套长度第36页
    3.2 机体设计评价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具体结构设计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气缸体降重设计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曲轴箱降重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曲轴箱悬置结构评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WP12曲轴箱计算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4 WP12曲轴箱强化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铸造工艺改进第44-45页
    3.5 结构计算评估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主轴承壁计算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机体缸盖一体化计算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应力载荷及约束条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计算工况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3.6 NVH计算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计算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声学计算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边界条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计算结果及评价第53-58页
第四章 试验验证第58-63页
    4.1 整机性能试验第58页
    4.2 整机循环耐久试验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耐久试验台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测试环境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验内容与项目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试验结论第60页
    4.3 机体疲劳试验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机体疲劳试验装置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试验准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试验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试验步骤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疲劳试验结论第62-63页
第五章 后续设计改进第63-65页
    5.1 缸套支撑肩结构改进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5.2 机体上顶板厚度设计第64-65页
第六章 结论第65-66页
附录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0-71页
    1.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
    2. 参加科研情况第70-7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型柴油机缸体类铸件表面硬度均匀性研究
下一篇:微波诱导放电光谱分析及其在生物质热解气重整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