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叉持股法律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页 |
1.4 论文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交叉持股概述 | 第14-23页 |
2.1 交叉持股的基本概念 | 第14页 |
2.2 交叉持股的基本类型 | 第14-16页 |
2.3 交叉持股的利弊分析 | 第16-19页 |
2.3.1 交叉持股的积极效应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3.2 交叉持股的消极效应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4 交叉持股的产生原因 | 第19-23页 |
2.4.1 交叉持股的产生机理 | 第19-21页 |
2.4.2 交叉持股的产生动机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存在问题 | 第23-26页 |
3.1 我国交叉持股的立法现状 | 第23-25页 |
3.2 我国交叉持股立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各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规制 | 第26-34页 |
4.1 美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规制 | 第26-28页 |
4.2 日本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规制 | 第28-29页 |
4.3 德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规制 | 第29-30页 |
4.4 法国关于交叉持股的立法规制 | 第30-31页 |
4.5 综合比较分析与启示 | 第31-34页 |
第5章 我国交叉持股立法规制的完善 | 第34-42页 |
5.1 在公司法层面 | 第34-38页 |
5.1.1 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| 第34-36页 |
5.1.2 非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法律规制 | 第36-38页 |
5.2 在证券法层面 | 第38页 |
5.3 在反垄断法层面 | 第38-39页 |
5.4 在税法层面 | 第39-40页 |
5.5 在企业破产法层面 | 第40-42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