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前车桥上料机器人与智能工装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上下料机器人与工装夹具的应用和发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上下料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工装夹具的应用和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 前车桥焊件的上料定位方案设计第16-35页
    2.1 前车桥的焊接工艺流程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2.2 自动化上料总体方案的设计第17-19页
    2.3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焊件的形态分类与抓取定位方案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手爪结构与工作原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手爪销钉结构与磨损余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弹簧弹性系数与气压值的计算第23-28页
    2.4 送料转台的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送料转台的结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同步助推装置的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送料转台的工作原理第30页
    2.5 上料机器人的设计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上料机器人结构的选着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上料机器人本体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上料机器人驱动和传动方案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上料机器人的设计尺寸和运动参数第33-3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3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与仿真第35-50页
    3.1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概述第35-36页
    3.2 机器人末端位姿的描述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机器人末端位置的描述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机器人末端姿态的描述第36-38页
    3.3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坐标的平移和旋转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齐次坐标变换第39-40页
    3.4 D-H模型的建立第40-43页
    3.5 正向运动学求解和仿真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正向运动学求解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正向运动学仿真第44-45页
    3.6 反向运动学求解与仿真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逆向运动学求解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逆向运动学的仿真第47-48页
    3.7 上料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第48-49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4 焊件抓取误差分析与仿真第50-66页
    4.1 焊件抓取误差概述第50-51页
    4.2 机器人误差分析第51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误差分析方法介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机器人误差模型的建立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上料机器人误差仿真第58-61页
    4.3 送料转台误差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转台偏心误差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倾角摆动与角分度偏差第63-64页
    4.4 综合抓取误差第64-6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5 上料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第66-79页
    5.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.PLC的构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.PLC的工作原理第67-68页
    5.2 上料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PLC的选型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控制要求与系统搭建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上料设备的工作流程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PLC端口地址的分配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PLC接线图第72-73页
    5.3 控制程序设计第73-7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6 总结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9-8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个人简历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多目标的分簇路由算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Siamese结构的深度学习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