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文献综述 | 第9-13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三、国内、外研究述评 | 第12-13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第五节 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核心概念 | 第15-18页 |
一、公安民警 | 第15页 |
二、激励机制 | 第15-17页 |
三、公安民警激励机制 | 第17页 |
四、绩效考核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一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| 第18页 |
二、斯达西·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| 第18页 |
三、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| 第18-19页 |
四、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沈阳市公安民警激励机制实施的现状、问题及原因 | 第20-34页 |
第一节 沈阳市公安民警基本情况 | 第20-22页 |
一、年龄结构 | 第20-21页 |
二、学历情况 | 第21-22页 |
三、民警来源 | 第22页 |
第二节 沈阳市公安民警现行激励机制实施现状 | 第22-23页 |
一、薪酬激励层面 | 第22-23页 |
二、精神、荣誉激励层面 | 第23页 |
三、工作激励层面 | 第23页 |
第三节 沈阳市公安民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7页 |
一、考核制度与评价标准无法全面反映公安民警的实际工作情况 | 第23-24页 |
二、公安系统内部职级晋升难度较大 | 第24-25页 |
三、工资分配和福利保障方式满意度不高 | 第25页 |
四、表彰制度实施存在偏差 | 第25-26页 |
五、公安民警职业自豪感、荣誉感不强 | 第26-27页 |
六、公安民警激励机制执行不到位 | 第27页 |
第四节 沈阳市公安民警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27-34页 |
一、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| 第27-29页 |
二、缺乏符合公安民警职业特点的晋升机制 | 第29-30页 |
三、薪酬只与级别对应且存在地区差异,警务保障针对性不强 | 第30-31页 |
四、年度表彰难以做到公平、公开、公正 | 第31页 |
五、执法环境较差,部分领导干部缺乏责任担当 | 第31-32页 |
六、领导干部对执行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不足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沈阳市公安民警激励机制实施的建议及改善对策 | 第34-45页 |
第一节 完善考核制度,科学运用考核结果 | 第34-36页 |
一、科学分析并建立精准考核标准 | 第34-35页 |
二、选择恰当考核人员和考核办法 | 第35页 |
三、确定合理的考核周期和考核方式 | 第35页 |
四、科学、合理使用考核结果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完善公安民警职业晋升制度 | 第36-38页 |
一、建立公平公开的晋升程序 | 第36-37页 |
二、创建符合公安民警实际工作需要的多轨制晋升办法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确立符合实际的薪酬分配及警务保障制度 | 第38-40页 |
一、灵活利用津贴政策缩减地域性工资差距 | 第38页 |
二、合理增设专项补贴改善工资结构 | 第38-39页 |
三、多角度提高警务保障工作水平 | 第39-40页 |
第四节 完善表彰制度提高公安民警工作热情 | 第40-41页 |
第五节 优化执法环境提升公安民警幸福感和职业荣誉感 | 第41-42页 |
一、精简优化机构,警力下沉,减小一线民警工作压力 | 第41页 |
二、科学界定警务工作范围,优化外部执法环境 | 第41-42页 |
第六节 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激励机制科学落实 | 第42-45页 |
一、以思想理论建设提升领导干部对激励机制的认识水平 | 第42页 |
二、以持续的学习精神提升领导干部对激励机制实施的综合能力 | 第42页 |
三、以深入实践作风加强领导干部对激励机制的贯彻落实 | 第42-45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