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

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实务探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资产证券化终止确认的主要原则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资产证券化的计量原则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原则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的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的局限性第16-17页
2 国外资产证券化业务情况及相关会计准则处理方法第17-27页
    2.1 国外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情况概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业务分类及市场规模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美国准则框架内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证券化资产的会计确认原则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证券化资产的会计计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特殊目的实体合并准则选择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要求第23页
    2.3 国际准则框架内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证券化资产的终止确认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证券化资产会计计量规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特殊目的实体合并规范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国际会计准则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的要求第25-27页
3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方法和国际差异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3.1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概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业务分类及市场规模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第29页
    3.2 我国准则框架内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的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证券化资产会计计量的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特殊目的实体合并的准则要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证券化资产的信息披露要求第32-33页
    3.3 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国际差异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础资产会计确认指导思想的差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特殊目的实体合并要求的差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分类监管和分类披露差异第35-37页
4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实务中会计政策选择第37-53页
    4.1 资产证券化实务中交易结构设计及会计处理思路选择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设计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同交易结构下的会计问题处理思路第41-43页
    4.2 发起机构资产证券化出表动机及不同出表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发起机构资产证券化出表的动机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出表模式下会计处理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4.3 会计确认在实务中使用的数理模型介绍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常用数理模型概要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风险报酬转移模型举例第46-50页
    4.4 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实务中会计披露的基本原则第50-53页
5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53-61页
    5.1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础资产会计确认的综合性思路仍存缺点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分割性的监管缺少专门的会计处理细则与之对应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缺乏指导性的数理模型规范中介机构的会计判断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缺少对资产证券化产品除风险信息外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处理建议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以金融合成法为核心改革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思路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根据发起机构、基础资产和交易结构种类相应制定专项细则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考虑设计指导性的数量模型指引会计判断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考虑加强涉及资产证券化产品除风险信息外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第58-61页
6 结束语第61-63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61页
    6.2 本文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后记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企业环境会计问题研究
下一篇:园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