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1 研究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1 土壤纤毛虫的概述 | 第11-14页 |
1.1.1 土壤纤毛虫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1.2 土壤纤毛虫对土壤环境适应特征 | 第12-13页 |
1.1.3 土壤纤毛虫的分类学地位 | 第13页 |
1.1.4 土壤纤毛虫的群落结构特征 | 第13-14页 |
1.2 环境因子对土壤纤毛虫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1.3 土壤纤毛虫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研究概况 | 第15-16页 |
1.3.1 土壤纤毛虫作为环境监测中指示生物的优势 | 第15页 |
1.3.2 土壤纤毛虫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展望 | 第16-17页 |
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3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8页 |
4 材料和方法 | 第18-23页 |
4.1 采样区概况 | 第18-20页 |
4.2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 | 第20-22页 |
4.2.1 采样点设置 | 第20-22页 |
4.2.2 采样 | 第22页 |
4.3 室内工作方法 | 第22-23页 |
4.3.1 样品预处理 | 第22页 |
4.3.2 定性研究 | 第22-23页 |
4.3.2.1 活体观察法 | 第22页 |
4.3.2.2 银染法 | 第22-23页 |
4.4 数据统计和分析 | 第23页 |
5 结果与讨论 | 第23-95页 |
5.1 物种及其分类 | 第23-32页 |
5.2 物种描述 | 第32-54页 |
5.3 群落特征 | 第54-84页 |
5.3.1 各样点土壤中纤毛虫的群落特征 | 第54-76页 |
5.3.1.1 物种多样性特征 | 第54-70页 |
5.3.1.1.1 物种分布 | 第54-66页 |
5.3.1.1.2 广布种、常见种、特有种及优势种 | 第66-70页 |
5.3.1.1.3 Gleason-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 | 第70页 |
5.3.1.2 群落结构特征 | 第70-75页 |
5.3.1.2.1 群落结构 | 第70-72页 |
5.3.1.2.2 各生境土壤纤毛虫相似性聚类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3.1.2.3 保护区土壤纤毛虫群落培养条件下的种类演替 | 第73-74页 |
5.3.1.2.4 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参数的关系 | 第74-75页 |
5.3.1.3 保护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相似性比较 | 第75-76页 |
5.3.2 三大功能区土壤中纤毛虫的群落特征 | 第76-84页 |
5.3.2.1 物种多样性特征 | 第76-82页 |
5.3.2.1.1 物种分布 | 第76-81页 |
5.3.2.1.2 广布种、常见种及特有种 | 第81-82页 |
5.3.2.2 群落结构特征 | 第82-84页 |
5.3.2.2.1 群落结构 | 第82-83页 |
5.3.2.2.2 三大功能区土壤纤毛虫物种相似性聚类分析 | 第83-84页 |
5.4 生态环境评价 | 第84-95页 |
5.4.1 森林、荒坡、农田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| 第84-90页 |
5.4.1.1 环境因子对纤毛虫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5.4.1.2 物种多样性特征 | 第85-87页 |
5.4.1.2.1 广布种、常见种、特有种及优势种 | 第85-87页 |
5.4.1.2.2 Gleason-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 | 第87页 |
5.4.1.3 群落结构特征 | 第87-90页 |
5.4.1.3.1 群落结构 | 第87-89页 |
5.4.1.3.2 森林、荒坡和农田土壤纤毛虫相似性聚类分析 | 第89-90页 |
5.4.2 相同植被类型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| 第90-94页 |
5.4.3 适应性特征 | 第94-95页 |
6 小结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附图 | 第106-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