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评述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及特点 | 第13-30页 |
2.1 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 | 第13-28页 |
2.1.1 美国信用评级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2.1.2 美国信用评级的机构 | 第14-20页 |
2.1.3 美国信用评级的技术 | 第20-24页 |
2.1.4 美国信用评级的监管 | 第24-28页 |
2.2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8页 |
3.1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现状 | 第30-33页 |
3.1.1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历程 | 第30-31页 |
3.1.2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特点 | 第31-33页 |
3.2 目前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7页 |
3.2.1 法律法规仍不健全,监管体系尚不成熟 | 第33-34页 |
3.2.2 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存在缺陷 | 第34-35页 |
3.2.3 没有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结果认可机制 | 第35-36页 |
3.2.4 信用评级结果的市场需求不足,公开机制不完善 | 第36-37页 |
3.2.5 缺乏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 | 第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美国信用评级体系对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启示 | 第38-45页 |
4.1 次贷危机带给信用评级发展的警示 | 第38-39页 |
4.2 对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建议 | 第39-44页 |
4.2.1 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体系 | 第40-41页 |
4.2.2 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防范与承担机制 | 第41-42页 |
4.2.3 培育成熟的信用评级机构,建立评级结果认可制度 | 第42页 |
4.2.4 培育信用评级市场,完善信用评级结果公开机制 | 第42-43页 |
4.2.5 建立信用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 | 第43-4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