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未决羁押制度概述 | 第11-17页 |
1.1 未决羁押制度的基本含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未决羁押的性质 | 第12-14页 |
1.3 未决羁押的作用 | 第14-17页 |
1.3.1 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| 第14-15页 |
1.3.2 保障人权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域外未决羁押制度的考察与评析 | 第17-26页 |
2.1 英美法系国家的审判前羁押 | 第17-20页 |
2.1.1 美国的审前羁押制度 | 第17-19页 |
2.1.2 英国的未决羁押制度 | 第19-20页 |
2.2 大陆法系的未决羁押制度 | 第20-24页 |
2.2.1 法国的未决羁押制度 | 第20-21页 |
2.2.2 德国的未决羁押制度 | 第21-23页 |
2.2.3 日本的未决羁押制度 | 第23-24页 |
2.3 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我国现行未决羁押制度的问题与成因 | 第26-36页 |
3.1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3.2 我国现行未决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2页 |
3.2.1 羁押是首要的制度选择,替代措施的适用率低 | 第27-28页 |
3.2.2 羁押期限不确定性显著 | 第28-29页 |
3.2.3 超期羁押现象大量存在 | 第29-30页 |
3.2.4 羁押场所的立场有违中立性原则 | 第30页 |
3.2.5 羁押审查的行政化 | 第30-31页 |
3.2.6 羁押制度救济功能缺失 | 第31-32页 |
3.3 相关成因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.1 理念上的影响因素 | 第32页 |
3.3.2 司法实践中的影响因素 | 第32-33页 |
3.4 我国最新《刑事诉讼法修正案》中的未决羁押制度 | 第33-36页 |
3.4.1 逮捕条件的细化 | 第33-34页 |
3.4.2 人权保障理念的加强 | 第34页 |
3.4.3 适当定位监视居住措施,明确规定适用条件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关于重构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思考 | 第36-46页 |
4.1 明确适用未决羁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36-41页 |
4.1.1 羁押法定原则 | 第36-37页 |
4.1.2 羁押措施独立原则 | 第37-38页 |
4.1.3 比例原则 | 第38-39页 |
4.1.4 司法授权原则 | 第39页 |
4.1.5 权利保障原则 | 第39-41页 |
4.2 我国未决羁押制度内容的重构设想 | 第41-46页 |
4.2.1 完善现行羁押替代性措施 | 第41-42页 |
4.2.2 明确法定羁押条件和期限 | 第42-43页 |
4.2.3 未决羁押场所的改革 | 第43-44页 |
4.2.4 将司法审查引入未决羁押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