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| 第9-10页 |
1.2.2 商品住宅价格预测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| 第11页 |
1.3.1 本文技术路线图 | 第11页 |
1.3.2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商品住宅价格形成的相关理论 | 第12-18页 |
2.1 商品住宅价格概述 | 第12-15页 |
2.1.1 商品住宅的涵义 | 第12-13页 |
2.1.2 商品住宅价格形成条件 | 第13页 |
2.1.3 商品住宅价格特征分析 | 第13-14页 |
2.1.4 商品住宅价格的构成要素 | 第14-15页 |
2.2 商品住宅价格形成机制 | 第15-18页 |
2.2.1 商品住宅价格形成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住宅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理论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场现状分析 | 第18-25页 |
3.1 上海市商品住宅供需状况 | 第18-20页 |
3.1.1 上海市商品住宅需求情况 | 第18-19页 |
3.1.2 上海市商品住宅供给情况 | 第19-20页 |
3.1.3 上海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对比 | 第20页 |
3.2 购买力分析 | 第20-22页 |
3.3 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场运行现状 | 第22-24页 |
3.3.1 住宅市场运行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3.3.2 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3.4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上海市住宅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| 第25-32页 |
4.1 住宅市场价格影响因素概述 | 第25-26页 |
4.1.1 住宅市场价格垂直影响因素 | 第25页 |
4.1.2 住宅市场价格交叉影响因素 | 第25-26页 |
4.2 上海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31页 |
4.2.1 人均可支配收入 | 第26-27页 |
4.2.2 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| 第27页 |
4.2.3 人口数量 | 第27-29页 |
4.2.4 银行利率 | 第29页 |
4.2.5 住宅投资额与竣工面积 | 第29-30页 |
4.2.6 行政政策 | 第30-31页 |
4.2.7 心理及预期 | 第31页 |
4.3 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五章 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32-39页 |
5.1 主成分分析法 | 第32-33页 |
5.1.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| 第32页 |
5.1.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 | 第32-33页 |
5.1.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| 第33页 |
5.2 上海市住宅价格波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33-37页 |
5.2.1 模型的检验与参数的确定 | 第33-37页 |
5.3 基于回归模型的商品住宅价格预测 | 第37页 |
5.4 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六章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上海市商品住宅价格的预测 | 第39-49页 |
6.1 灰色预测模型简介 | 第39-42页 |
6.1.1 灰色预测模型的概念 | 第39页 |
6.1.2 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构造原理 | 第39-41页 |
6.1.3 预测模型 GM(1,1)的检验 | 第41-42页 |
6.2 实证研究 | 第42-48页 |
6.2.1 计算累加序列的预测值 | 第42-44页 |
6.2.2 模型检验 | 第44-46页 |
6.2.3 灰色残差修正模型 | 第46页 |
6.2.4 状态划分并确定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| 第46-47页 |
6.2.5 确定预测值的变动区间和预测值 | 第47-48页 |
6.3 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7.1 结论 | 第49页 |
7.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4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