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用一般科学论文--生物医学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生物材料学论文

医用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表征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1.1 医用高分子材料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医用高分子材料分类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医用聚氨酯材料第9-10页
    1.2 血液凝固与材料的抗凝血性能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血液凝固的机理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材料表面与抗凝血性的关系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增强医用聚氨酯抗凝血性研究进展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物理改性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共混改性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表面沉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3 模板成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化学接枝改性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离子键合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共价键合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展望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、意义与方案第18-19页
第二章 抗凝血聚氨酯的制备与体外表征第19-4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U的合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PU的改性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肝素接枝量的测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薄膜的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结构测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1 分子量的测试(GPC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2 红外光谱(FTIR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3 核磁共振氢谱(~1H-NMR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4 化学元素分析(EA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5 电子能谱化学分析(ESCA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.6 差示扫描量热仪(DSC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表面亲水性能测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水解稳定性测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接枝肝素稳定性的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体外血液相容性测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.1 体外溶血性测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.2 体外血小板粘附测试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U的合成、水解与羧基化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接枝肝素后PU的结构表征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红外光谱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核磁共振氢谱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3 电子能谱化学分析(ESCA)、化学元素分析(EA)及肝素的接枝量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表面亲水性能测试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水解稳定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接枝肝素体外稳定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体外血液相容性第39-4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三章 抗凝血聚氨酯作为血管支架涂层在动物实验中的体内表征第43-6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及仪器、测试单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血管支架涂层的制备与预装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动物实验(汇智赢华医疗科技研发(上海)有限公司)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术前准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手术过程与步骤(整个过程不用抗凝药物和抗聚药物)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动物麻醉清醒、正常饮食饲养3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动物处死前观察及动物处死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动物处死后的样本观察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1 置入支架血管取出后的直接观察、拍照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2 血管内膜电镜观察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3 支架取出后支架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照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4 置入支架血管的组织学切片观察第47-4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支架置入手术后及动物处死前的血管造影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支架血管取出后的照片观察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支架置入前后光学显微镜照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照片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血管内膜电镜照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组织学检测结果第57-6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 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2页
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
下一篇:纳米材料(MSNs和MWCNTs)局部应用对小鼠免疫毒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