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

基于高温热泵再生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改善空气品质的新途径第11-12页
    1.2 转轮除湿空调第12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技术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再生能耗问题第17-19页
    1.3 热泵技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温热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中高温工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热泵技术在除湿领域的应用第21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第21-24页
第二章 高温热泵循环工质与除湿材料第24-34页
    2.1 高温热泵循环工质的筛选与性能研究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BY-3 性能的理论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BY-3 的制热性能实验第26-30页
    2.2 除湿材料的选择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常用固体吸附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硅胶的特点第32-3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方案确定第34-47页
    3.1 课题拟解决的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3.2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第36-39页
    3.3 单级与双级系统的分析与比较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级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双级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第42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性能实验第47-70页
    4.1 实验方法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机组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测量仪器及参数测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空调机组制造的注意事项第50-51页
    4.2 转轮与热泵的匹配性实验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部件匹配性实验基本思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热泵与转轮的匹配性实验第52-55页
    4.3 转轮与热泵的联合运行实验第5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工况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气处理过程与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夏季工况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五章 硅胶转轮在系统中的性能第70-80页
    5.1 评价指标第70-71页
    5.2 分析方法第71-73页
    5.3 不确定性分析第73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分析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影响因子对除湿量 MRC 的影响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影响因子对除湿效率ηdeh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影响因子对除湿性能 DCOP 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影响因子对显热交换效率 SER 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六章 高温热泵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能量分析第80-112页
    6.1 系统的能分析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评价指标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验数据分析第81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讨论与分析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结论第86-87页
    6.2 系统的分析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评价指标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数据分析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结论第92-93页
    6.3 节能性分析第93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常规再热空调系统数学模型第9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分析与比较第105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结论第110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10-112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2-116页
    7.1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12-114页
    7.2 论文的创新点第114-115页
    7.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15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5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5-126页
附录第126-130页
致谢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文化产业集聚模式及其机制研究--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实证分析
下一篇:时效硬化铝合金板材预成形退火加工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