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39页 |
2.1 文化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7页 |
2.1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1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0-26页 |
2.1.3 小结 | 第26-27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7-39页 |
2.2.1 文化产业理论 | 第27-32页 |
2.2.2 产业集聚理论 | 第32-34页 |
2.2.3 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34-39页 |
第三章 文化产业集聚的外在模式 | 第39-51页 |
3.1 文化产业集聚的外在模式——国家层面 | 第39-43页 |
3.1.1 自发形成模式 | 第39-42页 |
3.1.2 政策主导模式 | 第42-43页 |
3.2 文化产业集聚的外在模式——城市层面 | 第43-47页 |
3.2.1 源于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的集聚模式 | 第44-45页 |
3.2.2 基于工业基础和经济资源的集聚模式 | 第45-47页 |
3.3 文化产业集聚的外在模式——园区层面 | 第47-51页 |
3.3.1 依托原有资源形成集聚 | 第47-48页 |
3.3.2 借助智力资源形成的集聚 | 第48-49页 |
3.3.3 根据产业关联形成的集聚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与模型构建 | 第51-63页 |
4.1 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 | 第51-56页 |
4.1.1 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| 第51-54页 |
4.1.2 文化产业集聚的协作机制 | 第54-56页 |
4.2 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文化产业集聚模型的可行性 | 第56-58页 |
4.2.1 文化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特点 | 第56-57页 |
4.2.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范围 | 第57-58页 |
4.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文化产业集聚仿真模型的构建 | 第58-63页 |
4.3.1 文化产业集聚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58-60页 |
4.3.2 文化产业集聚模型的因果关系图 | 第60-61页 |
4.3.3 文化产业集聚模型的流图 | 第61-63页 |
第五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实证分析:以天津市为例 | 第63-88页 |
5.1 天津市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及问题 | 第63-72页 |
5.1.1 天津市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 | 第63-69页 |
5.1.2 天津市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69-72页 |
5.2 天津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外在模式分析 | 第72-76页 |
5.2.1 城市层面的集聚模式 | 第72-75页 |
5.2.2 园区层面的集聚模式 | 第75-76页 |
5.3 天津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制分析—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 | 第76-88页 |
5.3.1 基础指标的测度 | 第76-80页 |
5.3.2 主要参数和方程 | 第80-83页 |
5.3.3 仿真分析 | 第83-88页 |
第六章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研究 | 第88-92页 |
6.1 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| 第88-89页 |
6.2 增强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能力 | 第89页 |
6.3 完善文化产业集聚的环境 | 第89-90页 |
6.4 促进文化产业的产学研互动发展 | 第90-91页 |
6.5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| 第91-92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2-95页 |
7.1 研究内容总结 | 第92-94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7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07-108页 |
附录 | 第108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