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行政区划调整实践研究--以苏州为例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缘起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(二) 相关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相关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外相关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(三)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(四) 可能创新及其局限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可能创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困难局限第16-17页
一、 相关概念及理论支点第17-29页
    (一) 相关概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行政区划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中央政府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地方政府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基层政府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5.中地关系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 主要理论第20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城镇化理论第27-29页
二、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情况与效用第29-39页
    (一)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情况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省、直辖市调整情况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省内其他城市及省外部分城市调整情况第31-33页
    (二)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效用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节约公共服务成本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7-39页
三、 苏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实践第39-47页
    (一) 苏州各区形成简介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苏州工业园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姑苏区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吴中区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相城区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高新区、虎丘区第41-42页
    (二) 背景、定位、指导思想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背景依据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目标定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指导思想第43页
    (三) 近年来实践情况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内聚,激发姑苏古城“核”动力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外拓,凝聚吴江新区向心力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中融通,统筹城区板块承载力第45-47页
四、 苏州行政区划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47-58页
    (一) 区划调整战略的边际效应扩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挑战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对接合作第47-48页
    (二)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1.公共资源、服务不足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归属感差,缺乏认同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职能定位模糊,存在“官本位”意识第52-54页
    (三) 主要对策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1.优先保障公共服务、资源配比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多举措融合,构建文化认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清晰职能定位,增强服务意识第56-58页
结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
下一篇:城市边缘社区治理中的外来人口参与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