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0. 导论 | 第9-17页 |
·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 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制度内涵及运作模式 | 第17-23页 |
·私募股权基金的制度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国际市场中私募股权基金的内涵——广义说与狭义说 | 第17页 |
·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——与风险投资基金区别模糊 | 第17-18页 |
·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模式 | 第18-23页 |
·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中的信托关系 | 第18-20页 |
·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交易结构与运作模式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情况 | 第21-23页 |
2.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中的关键——退出机制的功能分析及模式选择 | 第23-27页 |
·退出机制——私募股权基金运作中的关键环节 | 第23-24页 |
·退出机制的界定 | 第23页 |
·退出机制在私募股权基金运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功能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 国际市场上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模式及退出方式 | 第27-32页 |
·国际上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 | 第27-29页 |
·国际市场上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模式选择 | 第29-32页 |
·最佳退出方式:首次公开上市退出 | 第29-30页 |
·国外运用最广泛的退出方式:出售退出 | 第30-31页 |
·其他退出方式:清算退出 | 第31-32页 |
4. 我国现行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的法律制度障碍及对策 | 第32-46页 |
·制约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因素——退出渠道不畅 | 第32-36页 |
·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IPO退出受阻 | 第32-34页 |
·信托登记制度不完善 | 第34页 |
·股权出售的法律障碍 | 第34-36页 |
·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在实践中的变通——拓展多渠道的退出机制 | 第36-42页 |
·增发新股吸收合并 | 第36-39页 |
·反向收购间接上市 | 第39-40页 |
·由投资顾问代持被投资企业的股权 | 第40-42页 |
·信托公司运作信托PE的退出之道 | 第42-46页 |
·与国内外知名的股权投资机构合作 | 第42-44页 |
·与国内外直投券商合作 | 第44-45页 |
·与产权交易所合作 | 第45-46页 |
5. 国际资本市场中我国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退出制度的完善 | 第46-53页 |
·从国际资本市场看退出机制的意义 | 第46-47页 |
·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| 第47-48页 |
·国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情况 | 第47页 |
·我国创业板与信托型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 | 第47-48页 |
·买壳上市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48-49页 |
·海外上市法律制度的完善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场外交易市场,实现基金出售退出 | 第50-53页 |
6. 余论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