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船舶结构疲劳分析主要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2-13页 |
2 基于船级社规范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简述 | 第13-23页 |
2.1 概述 | 第13-14页 |
2.2 疲劳破坏的特点 | 第14页 |
2.3 疲劳分析方法基本内容 | 第14-16页 |
2.3.1 基本原理 | 第14-15页 |
2.3.2 疲劳分析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4 S-N 曲线选取 | 第16-21页 |
2.4.1 S-N 曲线 | 第16页 |
2.4.2 选取 S-N 曲线的一般原则 | 第16-21页 |
2.5 船体结构应力范围的 Weibull 分布 | 第21-22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基于裂纹扩展理论的疲劳寿命计算 | 第23-32页 |
3.1 概述 | 第23-24页 |
3.2 典型焊接结构焊趾表面裂纹缺陷应力强度因子 | 第24-30页 |
3.2.1 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 | 第24-26页 |
3.2.2 单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表达式 | 第26页 |
3.2.3 对接焊接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M_K | 第26-27页 |
3.2.4 十字焊接接头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M_K | 第27-29页 |
3.2.5 焊接残余应力 | 第29-30页 |
3.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3.1 Paris-Erdogan 模型 | 第30页 |
3.3.2 变幅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散货船的结构特点及易发生疲劳的部位 | 第32-38页 |
4.1 散货船的结构布置 | 第32-37页 |
4.1.1 概述 | 第32页 |
4.1.2 散货船结构节点 | 第32-37页 |
4.2 散货船的疲劳强度校核的部位 | 第3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5 28000DWT 江海联运散货船疲劳强度分析 | 第38-66页 |
5.1 评估依据 | 第38页 |
5.2 船体结构布置 | 第38-39页 |
5.2.1 主尺度 | 第38-39页 |
5.2.2 结构型式 | 第39页 |
5.3 结构有限元模型 | 第39-41页 |
5.3.1 模型范围 | 第39页 |
5.3.2 细网格及单元 | 第39-40页 |
5.3.3 腐蚀余量 | 第40页 |
5.3.4 坐标系 | 第40-41页 |
5.3.5 边界条件 | 第41页 |
5.4 载荷工况 | 第41-57页 |
5.4.1 计算工况 | 第41-42页 |
5.4.2 疲劳载荷 | 第42-54页 |
5.4.3 热点应力计算 | 第54-55页 |
5.4.4 名义应力范围计算 | 第55-57页 |
5.4.5 疲劳校核位置的许用应力范围 | 第57页 |
5.5 热点应力结果及疲劳强度评估 | 第57-65页 |
5.5.1 舱口角隅角焊缝 | 第57-61页 |
5.5.2 舱口角隅自由边 | 第61-65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6 江海联运散货船典型节点疲劳裂纹扩展预报 | 第66-79页 |
6.1 概述 | 第66页 |
6.2 疲劳裂纹扩展计算流程 | 第66-72页 |
6.3 疲劳计算 | 第72-75页 |
6.3.1 名义应力计算 | 第72页 |
6.3.2 应力分布参数 | 第72-73页 |
6.3.3 舱口角隅角焊缝疲劳校核应力计算 | 第73-74页 |
6.3.4 舱口角隅自由边疲劳校核应力计算 | 第74-75页 |
6.4 疲劳裂纹扩展预报方法 | 第75-76页 |
6.4.1 裂纹扩展率模型 | 第75-76页 |
6.4.2 裂纹扩展率曲线材料常数 | 第76页 |
6.4.3 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76页 |
6.5 预报结果分析 | 第76-78页 |
6.5.1 舱口角隅角焊缝 | 第76-77页 |
6.5.2 舱口角隅自由边 | 第77-78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0页 |
7.1 总结 | 第79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3页 |